在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受國務院委託,作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方案旨在推動國家高素質發展的需要,任務包括加強科學技術、金融監管、數據管理、鄉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等重點領域國務院所屬機構的職責優化和調整,並於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獲得通過。
隨着新的中央高層領導班子上場,新人事新作風,因時制宜,政府機構進行改革,甚具策略性。「黨的二十大」擘畫中國式現代化的國家發展藍圖,而創新科技是現代化的基石,是次國務院的機構改革,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及組建國家數據局,對促進科創產業的發展尤為關鍵。
機構重組推自主創新 防「卡脖子」
在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方面,中央政府將加強科技部推動全面新型的國家創科體制。在面對國際科技競爭和外部打壓的嚴峻形勢下,這方面的改革刻不容緩,改革後將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委員會辦事機構的職責,將由重組後的科學技術部承擔。
另外,現有科技部的具體管理職責,將被轉移至不同專責部門,例如「把組織擬定技術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政策,以及指導農村科技進步等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宏觀看,科技部改組分為兩層架構,國務院把決策層中央化,由中央科技委員會負責,而把執行層劃轉至各專職部門。就此,國務院可以更集中火力,統籌和促進國家創新發展,在當前中美科技鬥爭、世界經濟不穩定的環境下,是次重組對國家整體發展非常關鍵。
有內地專家認為,過去國家在科研上是跟蹤模仿,技術以引入為主,而過去的創新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但由於近期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對國家科研創新構成莫大壓力,所以國家必須加強基礎研究,追求原始創新,這次科技部重組推動舉國科研體制創新,實現自立自強,擺脫被「卡脖子」的困境。
完善知識產權管理 激發創新動力
這次改革同時建議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知識產權能維護創新,有效地管理知識產權,可以增強科學家參與科研工作的信心,激發其創新動力,強化創科產業發展。同樣地,重組的安排將決策和執法任務分開,將原本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知識產權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而執法職責(如專利、商標等領域)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
事實上,國家在知識產權執法的工作一直以來都非常積極,不斷地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根據今年《最高法院工作報告》,去年審結一審的知識產權案件219.4萬宗,與前年比較增長了一倍以上,這成就可圈可點,是創科業界的「強心針」。
由此可見,中央政府新班子經過機構改革,可以加強中央的指導性,促進香港與國家在科研上融合,助力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
集中做好數據治理 助策略性規劃
此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亦提出組建國家數據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國家數據局的主要布局,是把本來分布於國家發改委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管理任務,包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及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碼中國、數碼經濟、數碼社會規劃及建設等,統一地劃轉至國家發改委,使中央政府能集中地做好數據治理,並透過大數據分析,更好掌握社會各階層及各行各業的活動狀況,從而作出策略性的規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指出,中國數碼經濟規模已從2016年的22.6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45.5萬億元人民幣,增加一倍之多,佔2021年國民生產總值約4成;而且數碼經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因此新的國家數據局具整體領導作用。
港加強與新機構合作 拓數碼經濟
在此之前,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在《財政預算案》宣布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推動香港數碼化經濟的進程,委員會必須盡快與國家數據局合作,設計出一套最能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國際化優勢的「數碼政策」。
總括而言,中央政府肯定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獨特優勢,「中心」將會積極充當創科「超級連繫人」的角色,幫助中國(包括香港)創科公司國際化,衝出國外。因此,日後特區政府必須與新組建的中央科技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及國家數據局等機構,保持緊密合作。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