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發展,往往有如歷史的翻版,是何等似曾相識,15年前的金融海嘯,同樣是陸續有金融機構出事:從2006年9月Amaranth對沖基金炒燶天然氣期貨倒下。到2007年7月,Washington Mutual及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當年摩根大通輕鬆出手飾演白武士,同樣是不斷要求中央銀行盡快出手,同樣都是由長年累月的低息環境種下的風險。
今天即使不是雷曼或貝爾斯登風暴翻版,都不代表市場會安然無恙,餘下來要爭拗的,或者是如何界定系統性風險吧。事實上,純粹作為參考的話,美國國債,不論長短年期息率短時間內跌幅之大,過往出現類似情況都是一場大風暴之前奏。
債息急升 惹來的禍
長期低利率甚至零息環境下,資金尋求回報,惟受了2007至08年教訓,金融機構即使跑去買國債,最初以為是零風險,最後發現一直認定最安全的資產,原本以為長期持有至到期會相安無事,一覺醒來竟然可以一夜間要錄得按市值計算的巨額虧損。
同時間,美國大量貨幣基金因為短期國庫票據息率上升,回報達4厘以上,吸走了很多傳統銀行的存款。美國金融市場談不上水緊,只不過是不對稱。
如果十幾年前是結構產品累事,現在觸發點就是國債債息急升惹來的禍。去年9月底,英國保險機構早就來了個預演,問題在於市場仍然不斷不相信利率會更高,甚至高息環境會更長。
瑞信問題 擾攘已久
今日市場繼續下注加息周期提早完結,並預期年底利率較目前低約1厘,這個金融海嘯後,央行熱衷照顧市場造成的慣性假設,現在聽來仍言之成理並符合邏輯,但明顯將近日調頭回升的通脹問題視而不見。可以說,若美國選擇繼續加息,代價是有機會導致加速金融危機的風險,而不加息的話,就隨時會犯上進一步助長通脹有如火上加油,並會有構成滯脹的可能。兩者同樣涉及重大政治考慮與代價,但更難兩面討好,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比當年伯南克的處境其實是更加困難。
本月中瑞信危機愈搞愈大,評論認為既然瑞士央行肯提供流動性,問題就可控。這似乎忽略了瑞信問題擾攘已久,交易對手風險與日俱增,哪會有對手願意冒險。更大問題在於,撇除其他衍生產品,瑞信是補充資本融資工具市場的常客,一批又一批的AT1,息率相對較高,即使並非債券性質,仍有大堆捧場客,一旦瑞信資本減少,他們隨時變相要成為瑞信股東,連瑞士政府的公信力亦備受質疑。
市場跟央行鬥錯
很多人相信,既然方向未明,欠缺清晰,緊跟市場資金流向做投資就可以。無奈地,市場不再是永遠都對的,從舊年開始,市場其實一錯再錯,跟中央銀行鬥錯。前路既然未明,倒不如袖手旁觀,靜待更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