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04:06: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中資外資輪流出擊 勢將搖動本地電視生態

近日樂視和 Netflix 先後計劃進軍香港,市場評論普遍認為,這將會是對TVB的一個重大打擊。模式和對象跟樂視和 Netflix 理應更相似的 Now 和有線,其收入又會否大受影響?

Netflix 將會進駐香港

 
我於2005年才在美國開始使用 Netflix,不是第一代用戶,初時不算熱衷,但隨着十年來 Netflix 愈做愈好,漸養成每天開 Playstation 看 Netflix 惡習。幾年前,我終止收費電視服務,消閒只靠串流和郵寄 DVD。跟 Netflix 相處十載,印象深刻的,是 Netflix 在2011年的一個大動作。
 
當時,Netflix 提供一個每月10美元的基本計劃,包括 DVD 任借(每次一隻)和串流服務。由2011年7月起,Netflix 改變收費,將 DVD 和串流分拆,每邊收8美元,變相加價六成。想續郵寄 DVD,需幫襯另一公司 Qwikster。消息一出,全國譁然,猶記得當時有些憤怒顧客,誓神劈願要跟 Netflix 一刀兩斷。
 
Netflix 股價由38美元高峰直插,曾跌穿8元。傳媒一片唱淡,話 Netflix 鑄成大錯,Netflix 股價沉了一年,講到神話破滅咁滯。Netflix 面對劣評,不久就取消 Qwikster 計劃,危機處理反應極快。看看數據,當年大改革後用戶其實無大量流失:DVD 客雖趨少,但串流客續升夠幫補有餘。今天串流訂戶逾3,500萬,DVD 約500萬,是七比一分別。有趣的是串流利潤約2.5億美元,仍在上升,DVD 約8千萬美元,仍是 Netflix 重要收入來源。Netflix 股價由谷底回升至今天約100美元。
 
Netflix 當年的大膽舉動,我認為是將市場分隔之舉:較大市場是要求較低的「一般」顧客,電視或電影口味大路,不介意串流畫質音質有時較差;另一市場,是要求較高的電影迷,除串流基本需要,也要看新出 DVD、要找些冷僻電影,更不願用串流畫質音質看用心拍攝鏡頭。事後孔明解釋,是 Netflix 當年見到串流選擇、DVD 庫已具規模,能分開照顧兩種需求不同顧客,只提供一個計劃未能「賺到盡」,於是一分為二,讓兩種顧客「自投羅網」。
 
串流市場,Netflix 一直從數據中了解顧客口味,製作如《House of Cards》、《Orange is the New Black》等大熱電視劇;郵寄DVD,亦有藍牙選擇,方便家中有較佳影音設備的顧客享用。
 
香港上網速度比美國高,串流效果更佳,今時今日師奶都識上網重溫傳統電視台節目,學懂用 Netflix 不是難事。政府發牌玩殘本地電視行業,但今次面對外來勢力冇得放蛇拉人,新科技仍有機會為港人帶來另一選擇。
 

外來勢力打低本地大台?

 
電視廣播(511,TVB)的股票,由十年前的每股約40元上下,經歷過2008年尾的大跌,之後反覆向上,高峰時曾一度升穿60元。後來股票跟隨大市下跌,到上月公布上半年業績,廣告收入銳減,股價更急跌至30元以下。兩家收費電視台(Now 和有線)的母公司股價(編按:電訊盈科(008)及有線寬頻(1097)),近期跌幅則相對輕微。
 
電視廣播的股價下跌,是否因為廣告收入下跌咁簡單?
 
近日樂視和 Netflix 先後計劃進軍香港,市場評論普遍認為,這將會是對TVB的一個重大打擊。其中樂視主打內地節目,至於Netflix的強項則是電影和美劇,能否成為 TVB 節目的替代品?
 
近年叫好又叫座的美劇,如講毒品的《Breaking Bad》、「有血有肉」的《Game of Thrones》、以反恐為題材的《Homeland》等等,絕大部分都不是免費台的出品,而是來自靠訂戶無廣告的收費台。
 
收費台不用以大眾為先,尺度又寬鬆,可以專攻某類型的觀眾,敢試新穎、大膽的東西。這類劇集,絕非合家歡之選。
 
傳統的免費電視台(如NBC),近年受歡迎的劇集,則以處境喜劇為主,口味較大眾化,但看這些劇集要「笑得出」,不能單看中文字幕,要懂一點英語及一點美國文化,才有共鳴。
 
其實兩種美劇,都跟香港主流電視觀眾有點距離。至於近年興起的英劇,普遍較複雜,更要坐定定打醒精神來看。
 
無綫是靠廣告收入的免費電視台,廣告的目標是一般普羅大眾,製作或購買的劇集要往最大公因數的方向走:劇情最好簡單易明,倫理價值觀要保守,挑戰尺度更是大忌。
 
而最緊要的,是邊食飯邊做家務也要跟得上劇情。Netflix 或可以搶搶明珠台的觀眾,但短期內似乎不能動搖 TVB 的主要收視來源。
 
長期來說,美劇及英劇非法下載加上 DVD,已一直在改變香港年輕一代觀眾的口味,提高對劇情、拍攝、特技的要求,Netflix 的出現,只是加快這個口味「全球化」的過程而已。
 
至於以內地節目為主的樂視,對 TVB 可有威脅?
 
香港每年有大批內地移民來港,照計會增加對內地劇、娛樂節目等的需求。朋友 Henryporter 對此有相反的看法:他認為TVB製作的「師奶劇」,無論是如何不濟,始終是最方便的免費娛樂,可從中了解香港的通俗文化之餘(雖然常跟現實有偏差),又可以藉此學習廣東話,是內地移民融入香港社會的主要途徑。
 
TVB 的收視,其實是靠內地移民支持!樂視對 TVB 的威脅,也許要靠台灣及韓國「師奶劇」夠多夠齊,跟性質相似的 TVB 劇搶觀眾。
 
收視持續下跌的 TVB,又會如何反擊?
 
模式和對象跟樂視和 Netflix 理應更相似的 Now 和有線,其收入又會否大受影響?
 
無論如何,免費收費電視串流服務打生打死,得益的始終是香港觀眾,不用理會一籃子的因素,也有更多元化、有新意的節目看。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所擬。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