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王澤森教授坦言,今天商學院的導師專注扮演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故把「與高管對話」(Executive Dialogues)納入課程設計。雖然教授們對很多課題均熟悉、有心得,但課程亦嘗試減少講課的時間,改為邀請來自一些企業的高管在課堂中和學員對話、互動。近年營商環境多變,愈來愈具挑戰性,下文列舉了一些企業成功轉型的案例,並與王教授探討領導風格的趨勢。
擁抱敏捷轉型 追求速度和績效
王教授稱新冠疫情迫使很多餐飲企業轉型。城大EMBA課程邀請怡和餐飲集團(Jardine Restaurant Group)的高管分享其集團在這3年怎樣轉型。怡和管理着香港和台灣肯德基(KFC)及必勝客(Pizza Hut)的業務。
必勝客轉賣一人食pizza
以前,Pizza Hut給人的形象是一個開派對(party)的地方,一個大pizza,一班朋友一起食pizza和沙律等。當遇到新冠疫情,突然生意驟跌,作為Pizza Hut的老闆可以做什麼?
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過去,一家機構的決策或新思維多由上層管理人解難,面對突發事件,有時侯上層管理人未必能快速應對。老闆便將問題下放給員工們思考解決方案。
其中一個建議是把所有pizza變細,只供給一人食用,並加入台灣的風味,將這些小型pizza放到台灣高鐵站的售賣機銷售,僱客購買後便可以馬上享用。
上述是一個突發、由前線員工協助轉型的案例。王教授建議管理層應將決策的難題,或創新思維和啟發過程(idea creation process)下放至中層和前線員工,讓他們參與和提供意見。在非常時期要有新的點子,公司也可以善用年輕人的朝氣和長處。
航空公司把飛機變成餐廳
王教授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些航空公司也別具創意,紛紛採取應對措施,積極轉型將損失降至最低。
日本就有航空業者將平時往返日本與歐洲航線的波音777型客機改成餐廳,讓閒置的飛機能夠好好被利用,同時亦為公司帶來收益。儘管餐點要價高達近6萬日元(約港幣4218元),但仍然吸引了不少渴望出國旅行的顧客們去體驗[1]。泰國國際航空就把飛機上的裝潢,搬入曼谷總部的員工餐廳,將其改裝成飛機主題的餐廳,同時售賣原先深受頭等艙及商務艙乘客歡迎的飛機餐點。不僅如此,泰航甚至在總部門口的售票辦事處,販售由空廚烹煮的飛機餐和平價「炸油條」,成功吸引大批民衆排隊搶購。此舉不但緩解了公司的債務壓力,同時也保住部分員工的工作崗位[1]。
此外,根據《旅遊行為經濟學》(Behavioural Economics for Tourism) 一書的作者米萊娜·尼科洛娃(Milena Nikolova)分析[2],這些新的旅遊體驗能使品牌保持活力、佔據顧客心理的聰明方法,讓公司保持知名度。當市場復甦時,這將非常重要,因為競爭將變得非常激烈。因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航空公司這麼做是明智的[2]。
南華早報朝向科技轉型
在數碼經濟年代,很多公司因整體商業環境轉變而轉型,例如《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城大EMBA課程曾經邀請前高管(former Chief of Staff)分享如何從一家實體的報業轉型成為一家電子媒體。
從2016年開始,《南華早報》踏上數位轉型之路,着重改良網站與應用程式,吸引全球觀眾,並將品牌定位成報道中國與亞洲崛起的首選英語權威新聞,以及拓展品牌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南華早報》更夥拍YouTube,見證了數位影片的龐大潛力,成為享譽國際的品牌[3]。
《南華早報》已轉型為以科技為優先的媒體公司。他們透過開發出兩款全新APP “abacus”、”Inkstone”組成了全然不同的編輯團隊(跟報紙的編輯團隊不同),重新定義品牌的方式,接觸到新的顧客。《南華早報》明瞭不能僅滿足於做好新聞內容,而是要為讀者帶來價值[4]。他們曾與Google News Labs合作,製作了「香港的演變」(The evolution of Hong Kong)專題報道,通過提供沉浸式體驗,帶給讀者更為深度、全面的報道內容[4]。
王教授解說,《南華早報》轉型不是簡單的將文章在網上分享,當中更涉及市場管理,如接收廣告等。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雖然報道專業、準確的新聞仍舊是核心價值,但企業文化、編輯流程,還有企業認同都已大幅修改,朝向科技(技術面)優先的價值來走[4]。
王教授一再提醒,縱觀上述案例,所有商業管理,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法。 過去所有商業管理,多是依靠案例。城大EMBA課程的做法是,邀請優秀企業的高管跟學員分享,「所以,我們非常看重『與高管對話』(Executive Diaglogues)系列。」
在課堂分享的案例不會在報章或雜誌刊登,亦不會網上直播,全都均是企業內部故事(inside stories)。因此,學員可以問一些真實的問題。王教授坦言,EMBA老師講課時間愈來愈少,高管講者和EMBA學員的互動較多,老師可能在最後一小時作總結,提問學員各自不同的感悟。
領導力:賦能團隊,與Z世代青年同行
王教授指出,過去領導風格有幾套模式,如通用電器的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的全盤思考、規劃公司逐步成長,已不合時宜。過去的管理有點像工程師、建築師起樓,一定不容有錯失,因為樓宇必須確保幾十年的安全性,但是,現在有什麼生意可以做50年呢?很難有!
現代商業社會轉得太快,很多事情均透過不斷嘗試和更正(trial and error)達成,這稱為「敏捷管理」(Agile Management)。例如先讓一個小團隊嘗試,如效果不彰,便結束項目,亦要接受同事的失敗,所以管理人要學會接受失敗。
王教授明言現在合宜的管理思維是下放權力,多問前線年輕人的意見。有些公司會做內部比賽(Internal Hackathon),老闆設幾條問題,把員工分成幾個團隊,每隊提供解決方案。有一些大公司作此安排,管理便不斷改變,配合大環境和機構轉型。
總而言之,現今的Z世代年青員工,不單要求金錢的回報,他們渴求自主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如果只是給予薪酬,年青員工兩年便走了。王教授分析,Z世代的同事講究健康的生活,希望公司多做關顧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工作,講求使命感等。若公司欠缺這些元素,將難以留住人才,這是現代社會的現實。
結語
筆者非常感謝王教授分享擁抱敏捷轉型的案例,這些都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透個敏捷轉型,這些公司不但成功渡過難關,更在市場上建立了新產品、新型象,為顧客提升服務的價值。眾所周知,新冠疫情是全球的世紀災難,但它也激發了很多創新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配合機構和社會發展。
筆者觀察疫後的世界和營商環境充滿波動、不確定性,十分複雜和模糊。因此,愈來愈多企業開始追求「組織敏捷性」(organisational agility)[5]。根據麥肯錫公司提出,組織敏捷性是面對瞬息萬變、模糊動盪的環境,快速調整策略、結構、流程、人員和科技,以獲得創造價值(和保護既有價值)機會的能力[5]。現在,我們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你希望保留多少這段時期積累的敏捷經驗與成果?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啟動敏捷,協助團隊學習新的技能與知識,從而幫助公司成功駕馭變革和轉型。
註:
1. BusinessFocus(2021)〈各國航空業者為逆勢生存大膽轉型 亞航CEO甚至騎電單車送外賣〉,4月9日。
2. 馬克·約翰遜(Mark Johanson)(2021)〈新冠疫情:這些創意體驗讓我們對飛行充滿懷念〉,5月11日。
3. Booth, M.(n.d.)《南華早報》的數位轉型:香港傳統印刷出版商如何打造世界級的數位影片團隊,並在 YouTube 上觸及全球觀眾。
4. 中時新聞網(2018)〈傳統媒體業轉型求生 南華早報經驗或可借鏡〉,4月12日。
5. 吳怡靜(2018)〈VUCA時代,怎麼讓你的組織變敏捷?〉,2月26日,《天下雜誌》6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