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近日推出文人手跡專題,包括巴金、高行健、劉以鬯等作家重要作品手稿,以及丁玲、楊絳、余光中、余英時、季羡林、金庸、羅孚、李歐梵等當代文人學者書札手跡,來源清晰,傳承有緒。其中查良鏞早年寫給董橋的一頁紙,特別引起筆者注意。
董橋1980年3月至1986年10月任職《明報月刊》總編輯,查良鏞是社長兼老闆。董橋上任之初對如何革新《明月》滿腹大計,老查亦寄以厚望。我們從蘇富比拍賣的這一頁信札,可見老查的功力,他婉轉的建議董橋不要把《明月》搞得太學術性,文章要輕鬆些。老查曾寫下辦報紙副刊「五字真言」張貼在《明報》編輯部供各人參考,五字真言是:短、趣、近、物、圖。簡單來說就是文字要短、簡潔;內容要新奇有趣、輕鬆活潑;近是指地域上要接近香港,文化上要接近中國讀者;物是要言之有物;圖是指圖畫、漫畫、照片。
查良鏞致董橋信札內容:
橋兄︰
各稿未細閱,大致無問題,惟似覺得枯燥,但也無可奈何。希望別的文章能配合得輕鬆些,以資平衡。(本期多用外國通訊,甚好。)
整個設想是好的,可鞏固「明月」的權威地位。
以後有稿不必交我看了,你辦事,應可放心。
查。
又︰「明月小窗」你寫的稿可隨便用個筆名,並應付稿費。
查良鏞致董橋信札裏面畫龍點睛的一句:「以後有稿不必交我看了,你辦事,應可放心。」董橋憑旨便放開手腳改革《明報月刊》。董橋曾經寫過:「我在金庸手下工作十多年最大的益處是得到了一向客氣的指導,他的學問、他的閱歷、他的處事手法讓我畢生受惠。編輯部的文稿天天多得排山倒海,金庸不太過問,很少插手拿去親自處理,報紙、月刊、周刊一出版,他倒是細心審閱,偶爾寫字條給相關同事提意見。」
今次拍賣也有董橋的墨寶,包括他的著作《小風景》簽名、題記本。
書的扉頁題識:
暮色裏,晚春的落花凝成一齣無聲無色的默片,沒有劇本,不必排練,只憑一個飛姿,整座抱恙的愁城頓時激起一串淒美的驚夢。畢竟是後現代最後一個西關大少,張國榮註定要在薄紗繡帳裏的一床幽香中永生,留著襟上的酒痕,留下不老的綠鬢,留著一身六朝滄桑的金粉。
江山依舊,雲樹無邊,香港這一道小風景也許只能在一些破舊的書卷中隱然浮現,若有,若無。
董橋,2022年11月16日,香島半山居。
香港蘇富比《時代的跫音──中國書畫暨文人手跡網上拍賣》展
日期︰15、16、17、19/12(11am至6pm)
地點:金鐘太古廣場1座5樓
競投時段︰即日起至20/12(早上11時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