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傳媒報道,陳智思上月底出席一個研討會上提到,要向全世界傳遞「香港訊息」。縱使外界有不少人認為「香港沒有民主」,但香港擁有值得港人自豪、優越的「制衡制度」(check and balance)。其實筆者都有在線上參與這硏討會,我當時的反應是有些不明所以,但陳的發言是值得港人深思的。如果香港有「優越的制衡制度」,那麼2019年的政治暴亂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現時香港已經沒有了反對派、傳媒亦已歸邊、學者言論收斂、公民社會空間收窄,香港是否有需要重建一個愛國愛港的制衡制度?特首在其第一份的《施政報告》中,就提出政府決策要設立「紅隊」(red team),這正是改善政府決策制衡制度的新措施。紅隊的建立,筆者樂見其成,這必須有最高層的持續領導和堅持,不可以變成形式主義,最終流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英國的公共財政制衡制度
如何建立有效的制衡制度,這是非常重要,是每個負責任政府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近日英國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是所有關心香港公共事務者必須重視的。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上任45天後,在10月20日即宣布下台,在她的財政減稅計劃影響下,英鎊狂貶,債市被拋售,嚴重衝擊經濟。這完美風暴,是怎樣形成的?
在2022年9月23日,首相卓慧思的財政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向英國下議院發表了題為「增長計劃」的部長聲明。媒體廣泛稱為「迷你預算」,它包含經濟政策和減稅措施,例如將所得稅基本稅率從20%提前到19%的計劃;取消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45%的所得稅稅率;撤銷前政府於2021年3月宣布從2023年4月起將公司稅從19%提高到25%的計劃等,關鍵是其並未提供籌措資金的具體方案。
英鎊兌美元的幣值隨即急劇下跌,因為金融市場對政府所需的大量借款非常憂慮,社會質疑為什麼政府內部重要的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ary Responsibility)並沒有提供獨立的預測和評估。迷你預算引起了經濟學家的廣泛批評,擔心政府依靠增加借貸來支付50年來最大的減稅計劃,可能會導致像1976年英鎊危機的情況。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亦罕有的對預算公開批評,稱這「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英國財政部及後宣布將在11月提供詳細的成本計算分析,而預算責任辦公室亦將會提供獨立的預測和評估。
這裏論及的預算責任辦公室,是很多先進國家設立的官方獨立財政監察機構,是維持公共財政紀律的重要制衡機制。英國於2010年5月大選後由政府成立,並根據2011年預算案和《國家審計法》確立其法定地位,旨在政府財政部提出的經濟預測和財政預算之外,再提供獨立及專業的分析作對比及參考。
其重要職能包括 : 一、經濟和公共財政預測;二、對照財政目標評估政府的表現;三、審查政府的政策成本及四、評估公共財政的長期可持續性。
2021年,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發表了一份對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的詳細檢討報告,總結那是在髙層領導下,由一隊非常專業團隊所執行的辦公室,其完成的硏究報告質量非常高,這減少了官方經濟和財政預測的偏差,並為政府的財政政策帶來更大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預算責任辦公室採用與民眾的溝通策略甚為多元,能誘發更多髙素質的社會關注和討論。事實上,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38國成員國中,已超過10個設立了預算責任辦公室,成效顯著。
《基本法》制衡香港財政政策
香港的公共財政是受《基本法》兩主要條文所制約:
一、第107條 :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二、第108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
但其他一些條文,例如第5條、第105條、第113條等,對政府的財政政策也有間接的制約。香港回歸25年後,經歷多年的演變和發展,近年出現龐大財政赤字和經濟增長持續下滑,經濟和財政政策是否有所偏差?原因又可能是什麼?香港是否需要作出檢討,並加強財政制度的自我完善機制?
「繁榮」指標何處去
在香港管治制衡制度大框架下,中央一直在最頂層提供法律基礎和行政指示。例如中央一直指示和期望香港要能維持繁榮穩定。但自回歸以來,香港經濟的實質增長已是不斷下降。香港在2001至2010年的實質增長平均每年為 4.0%,2009至2013年平均每年有2.8%,但2014至2020年則下降到只有0.9%(2021年經濟反彈至6.4%,而2022年則很可能是負增長)。今屆政府以「有為政府」自居,並強調訂定關鍵績效指標(KPI)的重要性,筆者完全支持。
但作為最重要反映香港「繁榮」成果的經濟實質增長率(real GDP growth rate)指標,卻至今欠奉。筆者並不是要求政府制訂計劃經濟下的那類硬指標,而是要求政府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以及評估政府各項政策推動的成果下,訂定出這一屆政府5年管治下的平均經濟增長率,供市民和企業作出決策時的參考。
消極地看,這只是一個評估數字,市民和企業可各取所需和各自作出部署;積極地看,這可以作為政府的施政目標(更高當然更好),是特區政府對中央和市民的承諾和服務表現。
沒有繁榮指標,如何監管?如何制衡?當大灣區機遇處處、中央支持香港創科產業、土地房屋全力上馬、基建先行等,香港這5年平均經濟增長率估計會是多少?如果政府未能對5年經濟增長率作出合理的評估,又如何能保證經濟政策及財政預算案能符合《基本法》?筆者認為香港也應設立預算責任辦公室,作為維持財政紀律的重要內部制衡制度。
繁榮是穩定的重要先決條件之一,沒有這指標,其他的都是次要。財政司司長,你準備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