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歸以來,讓幼兒認識中華文化已是幼稚園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標。而在近幾年,政府也開始為幼稚園教育階段的中華文化學習,訂立更明確的指引。
在2017年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中,於價值觀教育下,便指出幼稚園教育讓幼兒「初步認識自己於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 不同生活範疇的角色和責任」;同時也將「初步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納入「個人與群體」學習範疇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而在去年發布的國家安全教育指引中,亦強調幼稚園應「協助幼兒認識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凡此種種,皆顯示在幼稚園推動中華文化學習,已是必須的政策和任務。
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該如何教?又應教什麼?想必這一直是不少幼兒教育工作者關心的課題。本文便從筆者自身從事多年幼稚園教育工作的經驗出發,分享對推動幼稚園中華文化學習的回顧和展望。
從日常生活出發 認識多元中華文化
撇除政府的政策和指引如何,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作為中國人應該讓幼兒從小認識中華文化,是相當重要的。這固然是關乎幼兒的身份認知和認同,因為幼兒階段,正值孩子認知和身份開始形成的時期。
此外,我們其實是生活在一個相當特別的城市:中西文化交會,但我們以往會着重認識西方文化多點,較少講求要認識中華文化。因此,在幼稚園階段,幫助幼兒從小知道自己的身份,認識自己國家有什麼文化,不單是合適的,而且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那麼,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教授怎樣的內容,才能幫助幼兒認識中華文化?個人認為,從一些具體的、生活中容易接觸的形式入手,如食物、音樂、藝術等,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幼兒認識這些事物和自己日常生活的關係,從而初步認識中華文化與自己的關聯,是非常重要的。
以筆者自己曾長期任職的幼稚園為例,學校一直有教授和中華文化有關的主題。以往幼稚園會使用一本名為《我愛中國》的教科書,在當中抽選一些主題元素來教。課堂教授的內容主要是圍繞什麼是中國人、認識香港回歸中國,教導幼兒唱國歌和當中應有的禮儀,也會介紹一些中國的著名景點。
然而,時間久了,我們便開始思考:除此以外,到底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讓幼兒真實具體地認識中華文化?譬如只介紹中國的著名景點,除非孩子們自己親身去過,不然對他們來說,其實和其他國家的景點,並沒多大分別。
於是,學校開始嘗試設計其他類型的教學活動,希望讓幼兒從更具體、更貼近日常生活經驗的方式,認識中華文化。例如由食物開始,讓幼兒分享自己家鄉的食物,在對自己家鄉的食物有更多了解的同時,也能認識其他同學家鄉的食物。在安排這些教學活動時,學校也會請家長幫忙,如協助準備食物,以及安排幼兒訪問自己父母這些食物的來歷。通過這些活動,幼兒能夠初步接觸和認識中國不同地方的食物,了解中國多元的飲食文化。
此外,學校也利用不同的方式和主題,嘗試從幼兒日常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認識自己是中國人,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元素,例如教導他們認識中國不同民族的服裝和節日,讓他們了解到中國有不同民族,當中有豐富多元的文化特色;也會遊戲方式讓幼兒認識中國不同的玩意和藝術,如剪紙、戲曲等。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幼兒對這些活動均顯得很有興趣,顯示這些活動能幫助幼兒初步認識多元的中華文化。
尋索讓「小刺蝟」變成「小蜜蜂」的教學策略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在幼稚園學習中華文化,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亦提出要撥款6000萬元,支持幼稚園舉辦校本活動,認識中華文化,個人認為政府的資源投入固然對幼稚園推動中華文化學習是一大助力;但政府沒講明這些款項實際應如何使用,留給學校自主安排,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尊重學校教學自主,但另一方面來說,幼稚園對於應該教什麼?應該如何教?仍然面對很大的困惑。特別是對於前線幼稚園教師來說,目標到底是要教會幼兒具有怎樣的身份認同?又應如何認同?政府也沒有清晰的指引,讓學校和老師參考和跟隨。
當然,在幼稚園推動中華文化學習已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學校一定要做,而幼稚園每年也都要就此作出規劃,計劃應如何推動有關方面的學習,又如何運用政府撥下來的資源。然而,筆者認為就此應該有更完整的計劃,特別是教師要在校園推動中華文化學習,應該具備怎樣的裝備和技巧?具體的課程安排和教學設計應如何?政府在有關方面提供給教師的培訓和配套似乎仍未足夠。在這情況下,縱使這是必須進行的工作,是否要很急就章地推行?
個人認為,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有教學的推行,應該要以幼兒的學習成效和成長為最大考慮,並有持續性發展、從不同中華文化,繼而對自己祖國有更多了解。強迫性或硬性的方法,並不會有效。我們既然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應發揮智慧,並促使家長一起參與,探索將難接受的「小刺蝟」,變成受歡迎的「小蜜蜂」的有效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