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伊敏的專題文章看過好幾篇,有social investigative report筆觸,卻帶有人文情懷。
來到《看見生命的火花》,她的德國高齡社會紀行,她把自己也放了進去,不是去影響老年人生活,而是與他/她們相處,甚至一起過一段日子,寫出一篇又一篇報道,很能觸動人。
活得有尊嚴
對伊敏說:「寫德國老年一族,寫出他/她們如何活得精采、活得有尊嚴。你的專訪,true and touching。既用攝影機,捕捉他/她們的精神面貌,又用文字記錄他/她們所過的日子。要是可以把你的訪問,與長者的對話、他/她們的生活片段都攝錄下來,成為documentary,該更能引起大眾共鳴。」
伊敏「推廣迎老,用迎接的態度」。她說:「明知抗老不可能,亦不想迴避『老』字。」因此她很少用「金齡、銀齡、彩齡去描繪長者」,「老是中性的、多元的」。
伊敏傳來一張照片,在她的著作中找到的,老人家在拉手風琴、在詠唱,都笑得開心。「年逾八旬的德國長者Aline Zumbulte激勵3位曾身陷困境的伯伯,用音樂驅散陰霾。」
「他們看起來,樂在其中呀。」對伊敏說。
「他們一個失聰,一個抑鬱,一個癌症。」他們一起拉奏風琴,引吭高歌,暫時忘卻自己的傷痛。
德斯汀荷夫曼導演的電影《黃金花四重唱》,講的正是老年音樂人的故事,說是based on a true story,拍得感人,可不是真人真事。
伊敏所書寫的,攝影師拍下來的,卻是真實人生。
豐盛人生
伊敏說,4年前遇到一位老人,102歳在學用社交媒體,104歲還在學用WhatsApp。走時106歲,多麼好學而豐盛的一生。
伊敏寫老年,那是「獨一無二的年華」,「老年,有着不一樣的容顏與溫度。」
《看見生命的火花》,呈現出來的,是一眾受訪長者,有着「生活的熱情」,說起話來,很有哲理。像這幾句:「我是我自己,不管多少歲,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Baldenius說的。
德國哲學家多不勝數,從康德到叔本華、尼采到黑格爾,上網都可以找到他們的金句,對伊敏分享生活智慧的老人,不用引經據典,不用說某某哲學家如是說,他們都懂存活之道。
喜歡藍色的Marcel說:「藍色是天空的顏色,明亮,澄清,也是代表希望的顏色。」
讓我想起從前教美術的老師,上他的課最是自由。他總愛對我們說:「在畫紙上,塗上你們喜歡的色彩。去畫快樂吧,該用什麼顏料,自己去想吧。」
老師退休後,移居加拿大。有一年,到溫哥華老人中心探望他。老師有一獨立房間,牆角擺滿他的作品。護士說:「你們的老師不怎麼愛說話,就是愛繪畫。」
老師的筆觸,線條簡單,顏色比較淡靜,與他早年愛用的鮮艷顏色,很不一樣。
老師年紀大了,不愛說話,要說,他會讓畫筆說出來。
老師是懂得生活的。他找到自己的空間,做他喜歡做的事,雖然他行動不便,但他的想像空間,無窮無盡。
伊敏在德國遇到的老人家,生活取向各有不同,但他們都能做到「活在今天」,甚至會對年輕人說:「如果你有心願,好好去行動吧。」
迎老文化
伊敏傳來一份她出席講座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
她在《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前言説得好:「『老』不只是老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雖寫德國,但我選取的是香港可借鑒的視點,希望從中看見我們的優勢和潛力。」
對伊敏説:「你馬不停蹄到處分享你的『迎老文化』,不會覺得疲累麼?」
伊敏與我通話的幾天,一直都覺得不舒服,工作辛苦,捱出病來了。「你可以休息一下吧。」伊敏沒有正面回應,她說看過醫生了。
想起她在書中的訪問,老人説不怕死,就是怕病。79歲的Jutta 「最大的害怕,是失去自主獨立的能力」。Jutta的恐懼,也是不少老人恐懼,最怕出現的「沒有獨立自主」能力。
伊敏這幾年,一直在「尋找高齡社會有新的可能性。」
「探索老人的未來,以啟發未老的人:如果可以遇到未來的自己,你現在會做什麼?」未雨綢繆,是這個意思。
伊敏也有感到氣餒之時:「做記者十多年,報道過不少社會問題。很多時候,儘管一再報道,但問題依然還是問題。」
對伊敏説:「你到不同機構分享你的德國經驗是有用的。引來的回響,那ripple effect ,散發開來,是有效用的。」
伊敏繼續去講座,講出她的想法來,她是希望大家明白,人「老去,不應該被災難化」。
「我的初心是希望邀請社會換個視角,有人揭露問題的同時也有人尋找高齡社會新的可能性,因此我目前更聚焦報道出路和創意。」
伊敏不是西班牙作家Cervantes筆下的Don Quixote,去打沒把握勝出的一仗。她去打的一仗,確立「迎老文化」、勝算甚高。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題為編輯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