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中斷:數據化管理助解物流瓶頸

為掌握物流業相關發展的最新情況,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團隊訪問了飛協博(Flexport)亞洲董事總經理高學亨,了解企業可以如何利用全方位數據分析,輕鬆駕馭全球貨運物流挑戰,同時實踐ESG目標。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有多,世界各地先後推出多項邊境管制措施,限制包括工商在內的公眾活動,防止病毒傳播。全球供應鏈尤如人體經絡,一旦出現堵塞、血氣不通,則容易百病叢生,影響全球經濟運行。有見及此,供給側一方由廠家、批發與物流到零售商,已千方百計應付供需失衡和全球貨運物流瓶頸所帶來的問題。時至今日,正當世界經濟逐漸復甦、國際貿易曙光乍現之際,卻遇上俄烏軍事衝突及中國內地疫情反覆,令逐步正常化的環球供應鏈再添變數。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令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理念急速冒起,成為企業和大眾的主流思潮。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行業之一,物流業的ESG發展狀況備受關注。除世界各地運輸系統的碳中和計劃外,企業如何與其合作夥伴配合,共同實踐減排計劃,亦成為疫後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掌握物流業相關發展的最新情況,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團隊訪問了飛協博(Flexport)亞洲董事總經理高學亨,了解企業可以如何利用全方位數據分析,輕鬆駕馭全球貨運物流挑戰,同時實踐ESG目標。

悟已往不諌 解現時流弊

關於疫情下全球貨運物流所面對的困境,高學亨認為,這與傳統供應鏈在全球化生態下的發展不無關係:「隨着近數十年來的全球化發展,世界各地大小企業都專注追求規模經濟,亞洲地區遂成為主要的生產基地,所生產的貨物主要流向歐美各大消費市場。久而久之,世界各地物流基建的發展速度和程度愈來愈參差不齊。」

「直至近年,全球製造業由中國內地擴展至東南亞,業界才大幅加強對東南亞物流基建的投資,使其能夠加快與全球供應鏈接軌。然而,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正正暴露了舊有全球化生產模式的弊病──世界各地港口、機場、公路及倉儲設施的容量、效率和韌性嚴重不足。以往行之有效的『東製西買』外貿模式,未能防患未然,在疫情期間世界各地封城之聲此起彼落的同時,環環相扣的環球供應鏈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堵塞情況。」

「此外,全球疫情也突顯了物流業界急須解決的資源效率偏低及碳排放偏高等兩大根本問題。新冠疫情爆發前,有研究指全球貨櫃使用率僅約66%。對於併櫃運送(LCL)托運人來說,只要貨量能佔貨櫃容量超過一半,運費就能與整櫃運送(FCL)相若,而且FCL在操作上更具靈活性,所以即使貨櫃使用率不足七成,不少貨主仍傾向以較靈活的FCL形式付運。」

另一邊廂,疫情之下,跨境電商大行其道,全球貨運物流需求大增,加劇本已嚴重的供應鏈瓶頸問題。高學亨指:「疫情帶來了在家工作、學習和活動的文化,令電子商貿貨運量劇增,對物流運輸的需求龐大,碳排放偏高問題更趨嚴重,成為業界另一燃眉之急。」

剖析大數據  重整供應鏈

風雨如晦,如何安然渡過難關,便成為業界生存的頭號問題。一般而言,物流業界都意識到加強數據化管理、提前部署及提升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早於疫情爆發前,飛協博已經厲兵秣馬,加強軟件及系統的開發,強化和擴大智能及數據化物流的適用範圍,致力提升供應鏈可見性,務求為客戶提供高能見度和高效率的物流服務,讓商業決策者早著先機,隨時隨地運籌帷幄,減低因貨物滯延而帶來的影響。

高學亨解釋:「我們希望為不同的國際貿易持份者帶來更有效、更全面的貨運物流體驗。我們的平台擁有強大的數據庫,用家可以處理任何存貨單位的貨運訂單,不同運輸和倉儲模式的即時報價、到岸價格、運輸時間和商品編碼等資料一應俱全。為配合企業實踐ESG的需求,相關的數據化物流平台會提供不同運輸方式和路線的碳排放總量估算供用家參考。另外,用家也可以透過平台收到貨運出現異常變化的實時通知,方便追蹤貨運,並加強與物流夥伴的合作和溝通,大幅縮減決策所需時間。」

利用大數據搭配貨物,可提升貨櫃使用率,減少碳排放。
利用大數據搭配貨物,可提升貨櫃使用率,減少碳排放。

「我們也會透過大數據分析,針對客戶生產周期和貨運路線,作出即時應對,分配物流資源,疏通潛在物流瓶頸,保障供應鏈的完整和暢通。以最近疫情導致世界各地先後出現不同規模封城為例,若某地區的工廠無法恢復生產,出貨無期,外商就可能要改從其他地方採購。我們如有充分數據反映訂單大量由某地區外移,就會重新調撥資源,並在新興的供貨點提供更多擺放和裝卸貨物的位置。同樣,若數據反映廠商持續將生產線外移,我們就會調整資源去擬訂新的物流路線,方便客戶採購和銷售。當然,在封城措施放寬或撤銷,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後,我們亦會重新審視資源配置,應付貨運物流的新常態。」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資訊交流日趨複雜,我們亦乘其東風推出OceanMatch,旨在一石二鳥解決貨櫃物流資源使用效率偏低和碳排放偏高等兩大問題。有關服務利用大數據搭配不同貨主的貨物,從而充分使用每個貨櫃的容量。例如某客戶的貨物只能填充貨櫃總容量的六成,我們就會回購餘下的可用空間,分配給其他客戶作併櫃運送之用。這樣不同貨主的托運成本都可以大幅降低,同時亦可節省等候時間。最重要的是,透過有效提升貨櫃使用率,我們可以減少航運業的碳排放。」

利用大數據搭配貨物,可提升貨櫃使用率,減少碳排放。
利用大數據搭配貨物,可提升貨櫃使用率,減少碳排放。

背靠大灣區  面向全世界

就物流業發展而言,高學亨認為,相比2、3年前,整個行業在數據化和供應鏈韌性等方面已取得長足發展。然而,即使形勢比人強,但業界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原因是數據化管理不能一蹴而就,對資源和時間投入的要求更會隨科技和供應鏈的演變而增加。正因如此,面對供應鏈瓶頸,物流業者普遍會透過擴大倉儲量和提高裝卸貨效率,以解燃眉之急。

除了運用大數據分析,物流分工亦能加強供應鏈韌性。高學亨解釋:「宏觀而言,疫情催生的去全球化趨勢正帶來新一輪的國際分工。產業轉移令生產基地數量有所增加,物流基建的需求因而相應揚升。以輕工業發展為例,過去10多年,大量低增值產業由中國內地轉移至人工成本更便宜的東南亞地區,因此東南亞政府和國際投資者都願意投放更多資源發展相關地區的物流基建和進行技術轉移。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以及仍在困擾全球經濟的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局勢,都大大促進了東南亞輕工業和物流的發展。同時,中國內地亦逐漸轉向生產高技術和高增值的產品。」

大數據分析有利物流業者更有效地疏通潛在物流瓶頸,保障供應鏈的完整和暢通。
大數據分析有利物流業者更有效地疏通潛在物流瓶頸,保障供應鏈的完整和暢通。

去全球化將帶來新一輪的國際分工,加快產業轉移。世界各地可能出現物流基建競賽。高學亨稱:「從微觀出發,若同一地區的港口能夠相互合作,彼此配合發展,增強協同效應,去全球化可能成為一個物流大機遇。」

「舉例來說,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國際海運中心和區域物流樞紐,航空業發展蓬勃,機場貨運量屢創新高。不過,若要與廣州和深圳等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提升物流競爭力,鞏固優勢,我們就要加快融入大灣區整體發展,減少惡性競爭,透過完善貨物分流,為客戶提供更多元的物流選擇。因此,只有加深粵港澳地區海關數據互通,配合3邊交通連接,善用各地自身物流優勢,增加成本效益,才可讓香港擔當好大灣區與全球市場接軌的『超級聯繫人』獨特角色。」

知行合一  近悅遠來

雖然ESG蔚為國際潮流,但高學亨認為香港物流業界在有關方面的發展相對被動。近年國際商界高舉ESG旌旗,可惜港商和中小企鮮有提出相關倡議和行動。高學亨認為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疫情令企業更加重視ESG,但不少中小企資源緊絀,而且仍在生死存亡邊緣掙扎,哪會願意費神傷腦筋去思考如何實踐ESG?相對而言,跨國企業有較多資源可以滿足不同市場持份者的要求,也較容易分散業務和風險,得以投放更多資源推動ESG發展。故此,香港政府宜加強對ESG發展的宣傳和支援,令港商更主動投放資源於ESG發展。」

「我們的產品不但有助增加供應鏈效率和減低碳排放,也可以透過數據讓客戶掌握各種物流方案的碳排放,協助其建立更透明及可溯源的綠色供應鏈。」高學亨指出,曾有客戶透過相關物流方案成功將碳排放減低60%。除了借助科技推出可持續物流方案供客戶選擇外,他們也十分着重自身的ESG發展。」

高學亨解釋︰「我們集團旗下有一家名為Flexport.org的非營利組織,會定期和國際不同的基金合作進行籌款、物資捐贈和種樹等慈善工作和活動,並且主動與不同基金和機構合作,提供可行的ESG物流方案。我們希望透過更多成功案例讓全球供應鏈中的不同持份者可以充分了解ESG是切實可行的,從而鼓勵更多企業投放資源發展ESG和改善供應鏈管理。」

科技應用與ESG物流方案發展相輔相成。
科技應用與ESG物流方案發展相輔相成。

「在企業管理方面,我們十分重視員工的意見。因此,我們每季都會進行員工問卷調查,瞭解員工對公司和工作環境的滿意程度和建議,而每月亦會進行針對客戶滿意程度的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調查。另外,我們亦會不時提出與ESG有關的倡議和行動,以創新的方式鼓勵員工積極實踐ESG,不會滿足於口號式的推動。」

展望未來,隨着業務發展勢頭強勁,飛協博在2022年初募集了超過9億美元,計劃進行一系列業務擴展。迄今,飛協博的業務主要覆蓋中美和中歐貨運路線。高學亨表示:「我們將會開拓更多貨運路線,吸納更多客戶,並且投放更多資源發展新科技,例如研發更多軟件即服務(SaaS)類型的物流方案,以延伸固有的科技優勢。同時,我們亦會考慮將部分現有的物流方案分拆成不同的獨立產品來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以及透過數據化服務加強我們在貿易融資、諮詢服務和保險等領域的業務。」

全文連結:https://bit.ly/3RvC72u
如欲了解更多機遇,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http://research.hktdc.com/tc/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