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塘的教育地標:瑪利諾修會學校

瑪利諾修院學校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獨樹一幟的建築特色。從高空看,校園有兩座合院式建築,利用四面的建築物圍繞中央的方形庭院,設計如同歐洲中世紀的修院、學院或大宅。

早年來港的天主教女修會有部分以辦學着稱,美國瑪利諾女修會(Maryknoll Sisters of St. Dominic)是其中之一。此修會成立目的是往海外傳教,1921年9月,6名修女由紐約啟航,兩個月後抵達首站香港,由瑪利諾神父接待。初期住在尖沙咀漆咸道,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1923年元旦租用柯士甸道103號作為修院,正式展開傳教事業。

由尖沙咀至九龍塘

修女有見本地婦女尋找工作困難,1924年在柯士甸道修院的車房開設工業部門(又稱繡花房),聘請和教導基層婦女用絲綢刺繡及縫製祭衣,銷售給本地和外地的神職人員,一方面為修會增加收入,同時亦為婦女帶來就業機會。1925年2月修女在修院客廳設立幼稚園,首批學生只有12名葡籍兒童。此年是瑪利諾修院學校的創校年份,亦是修女從事教育工作的起點。

今天我們在九龍塘見到的瑪利諾修院學校於1937年建成,當時學生已增至400人,入讀幼稚園至預科班級。1936年港督郝德傑為新校奠基時,該校成為補助學校,並首次有畢業生升讀香港大學。

1920年代的九龍塘是新開發地區,人口不斷增加,天主教教區在英皇子道(今太子道西)與窩打老道交界投得一幅土地,1932年建成聖德肋撒堂。恩理覺主教要求瑪利諾女修會在此堂區興建學校,修會亦希望擁有一座自建校舍,在德約翰神父幫助下,修會購入窩打老道和界限街交界一幅20萬平方呎土地,1937年9月新校落成。學校所在地是小山丘,與Maryknoll(Mary’s Hill)的意思不謀而合。

瑪利諾修院學校由李杜露建築師樓(Messrs. Little, Adams and Wood)設計,最初在窩打老道和界限街交界興建一座合院式(回字形)主樓供中小學生上課,又在界限街建了一座兩層高的長形建築物,用作繡花房和幼稚園。

主樓後方山丘還有大片土地,當時可能因資金不足而沒有建屋,及後因戰事而擱置。戰後有許多瑪利諾修女來港,便加建一座面積較大的修院,1953年竣工。它與主樓一樣採用合院式設計,位置遠離窩打老道和界限街,相對較為寧靜。

學校主樓以合院式設計,建築物圍繞中庭,上下層均有寬闊遊廊,有助加強學生交流。
學校主樓以合院式設計,建築物圍繞中庭,上下層均有寬闊遊廊,有助加強學生交流。

獨特的建築風格

瑪利諾修院學校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獨樹一幟的建築特色。從高空看,校園有兩座合院式建築,利用四面的建築物圍繞中央的方形庭院,設計如同歐洲中世紀的修院、學院或大宅,既可阻隔外面噪音,亦讓裏面的人有交流空間,同時兼有採光和通風功能。英國都鐸時期曾流行這種連環式庭院設計,19至20世紀復興,稱為新都鐸式(Neo-Tudor)。

從窩打老道望向主樓,呈現1930年代歐美盛行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正門上方有幾何形狀的山牆,襯以垂直線條,頂端豎立一枝旗桿,這些都是裝飾藝術元素。山牆兩邊的斜坡頂各有一個大型的屋頂窗(dormer),則是新都鐸式常見特徵。

主樓旁邊加了一座風格相若的水塔,令立面不對稱,以突顯設計自由。水塔結構高聳、窗門窄小,有中世紀羅馬式(Romanesque)的遺風。如果按照最初構思在塔樓頂加上尖塔,就具有哥德式(Gothic)建築特色了。

從界限街望向校園另一邊,同樣見到主樓的裝飾藝術風格,三角牆頂端豎立十字架和聖若瑟抱小耶穌像,側牆加了哥德式飛扶壁(flying buttress)。正門設於花崗石平台之上,以之字形石樓梯連接地面。平台正面有3個古典圓拱(Roman arch),裏面的空間過去是傭人等候學生的歇息地方。

主樓和旁邊兩層高建築物之間有一座哥德式尖拱(Gothic arch)門樓,是學生進出校園的主要門口,門樓上有通道貫連兩樓。對修女來說,尖拱猶如修女的頭巾,學生穿過尖拱門樓進入校園時,象徵進入修女之心,學習知識。

建築物外牆鋪上日本生產的棕色瀝青瓦,襯以深紅色屋瓦,予人溫馨感覺。瓦磚由上海一間公司批發來港,隨之而來的還有50名熟練工人,教導本地工人舖磚。學校與四周低矮的洋房相比,甚為突出,即使今天高廈林立,這座融合多種建築風格的學校依然顯得與眾不同。

從界限街望向學校主樓和右邊的繡花房舊址,中間以一座尖拱門樓分隔。
從界限街望向學校主樓和右邊的繡花房舊址,中間以一座尖拱門樓分隔。

戰後學校發展

太平洋戰爭爆發,瑪利諾修院學校運作中斷,校舍被日軍徵用為醫院治理日本傷兵。修女被囚禁在赤柱拘留營,後來獲釋,被迫離開香港。和平後修女重回舊地,校內仍有600名日軍療傷,原有的設施大都已不存在。修女經過一番努力,終在1946年1月復辦學校,那時傷兵還未全部離開。與此同時,大批內地人湧入香港,修女經常兼顧分發救濟物資。1961年在人口密集的黃大仙區開辦聖母醫院,服務新移民社群。

1950年代香港人口急增,教育需求殷切,瑪利諾修院學校的空間已不足應付需要,因此在鄰近的何東道另建中學部校舍,1960年落成,外貌具有舊校舍的特質。中學生遷入後,舊校舍給小學部使用。

附屬於瑪利諾修院學校的繡花房,戰前高峰期曾有90名基層婦女在此工作,運作至1970年停止,可能因為香港工業起飛,女性在社會上有較多就業機會。修女遷入繡花房舊址居住,原來的修院供修女辦公及社福團體使用,曾用作婚姻輔導中心及失明輔導中心。1997年小學部改為全日制,舊修院給小學高年級學生遷入上課。

九龍古蹟校園

2007年瑪利諾修院學校向發展局提議把主樓和修院(舊繡花房)列為法定古蹟,翌年獲古諮會通過,成為九龍第一座仍作教學用途的古蹟校園。但1953年落成的修院不屬古蹟,亦沒有列入歷史建築評級名單。

該學自1937年建成以來,至今已有85年歷史,外貌未有改變。花崗石平台和樓梯、尖拱門樓、鵝卵石車路,以至室內的木樓梯、木地板、木門和舊地磚等都一直保留,具有很高的原真性。但一棵陪伴數代學生成長的異葉南洋杉(學生稱之鬼樹),因日漸傾斜,2010年被校方移除,曾經引起不少校友和市民關注。

第一代修院的設計與主樓相似,同是合院式,到今天已近70歲了。何東道的中學部舊翼亦超過60年,校方可考慮將這兩座建築物向古蹟辦建議評級,以彰顯瑪利諾女修會和瑪利諾修院學校在港百年歷史。

戰後落成的修院已有近70年歷史,現給小學高年級上課之用。
戰後落成的修院已有近70年歷史,現給小學高年級上課之用。

大批文物復現

隨着瑪利諾修女在港人數減少,修會於2019年底將學校移交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會管理,這是一個由校友、校監和前任校長組成的機構,以承接修女的辦學工作。

修女於1970年入住繡花房後,成為外人不得進入的禁地。修女遷出後,2020年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會入內檢查結構,無意中在二樓發現一個被假天花遮蓋的閣樓,裏面收藏了大批刺繡圖案、配飾、訂單和家居用品,年代由1949至1970年,一段被遺忘的歷史重新浮現。

繡花房(工業部門)於1924年設立,1937年遷往窩打老道新校主樓旁邊,至1970年結束,46年來教導了不少基層婦女學習縫紉和刺繡。最近學校與古蹟辦合作在文物探知館舉辦「文物復現 繡閣猶馨」展覽(展期至9月14日),前半部介紹美國瑪利諾女修會在港辦學和服務社群的歷史,後半部以這批新發現的文物重構繡花房過去的工作,當中可見修女的創勁和女工的手藝,她們曾使香港成為天主教祭衣和配飾的輸出點。

文物探知館舉行有關瑪利諾修院學校的展覽,當中提到繡花房舊址一個被遮蓋的閣樓,收藏了大批刺繡圖案。
文物探知館舉行有關瑪利諾修院學校的展覽,當中提到繡花房舊址一個被遮蓋的閣樓,收藏了大批刺繡圖案。

昔日的女工在繡花房製成祭衣和配件,供應各地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使用。
昔日的女工在繡花房製成祭衣和配件,供應各地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使用。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