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7月6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表示,將會設立4個工作組,由問責官員帶領,專責處理民生問題,當中包括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針對本港衞生和阻街黑點、環境以至巿容等地區關注議題設定處理事項,並統籌20多個政策部門工作,在一至兩個月內付諸行動解決問題,其後將相關經驗制定為行動方案,在各區恒常執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社獨家專訪時表示,多年來都認為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工作令人失望,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足以反映這個部門亟待改革,新任特首與其提出多項舉措,集中改革食環署,更能賺取市民的掌聲和信任,是政府最主要的任務。
食環署工作令人失望
馬時亨表示,在第5波疫情爆發期間,已看到許多事情證明港府的執行能力弱,例如強制檢測排隊需時甚久才能完成、圍封葵涌邨時無法及時安排膳食給市民、無法及時處理染疫死者的遺體、無法妥善處理寵物店爆疫及撲殺倉鼠問題等等,他早於今年3月已在報章發文提出批評,認為不應該發生這些情況。雖然這些政策並非單由食環署跟進,但他認為政府需要第一時間改革這個部門,因為許多工作均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最能影響市民對政府的觀感。
政府改組後,食環署由環境及生態局管轄,前身由食物及衛生局管轄。食環署的職能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及繁複,包括食物安全及公共衞生、環境衞生、殯葬及有關服務、街市及小販管理以及公眾教育及市民參與四大範疇。直至2020年3月共有11379個編制職位,但多年來許多問題為人詬病,例如小販管理隊執法過嚴、外判職位待遇太差等等。
善用武官經驗改革行政
面對部分公務員工作因循、欠缺使命感的問題,馬時亨認為食環署署長必須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他批評,以往政府慣例是調派政務官(AO)出任署長一職,平均每兩至三年調職一次,時間太短,「櫈都未坐暖,未完全了解當中的問題,即使能力再高亦難以改革。」因此,他認為新任署長楊碧筠應該在特首任期內擔任署長,李家超應以這項改革作為重點項目,以期贏取市民的信任。
他又表示,相比AO的管理經驗,出身紀律部隊的武官需要管理更多、更龐大的部門,經驗更加豐富,所以不用規限必須由文官或武官出任,有能力即可。他舉例,以往政府為了增加AO的管理經驗,也曾調派他們出任紀律部隊首長,財政司前司長曾俊華便曾任海關關長,而資深政務官葉劉淑儀在回歸前亦曾空降出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一職。所以,「即使兩者的升遷制度不一,不能因而判別兩者的辦事能力高低。」
馬時亨形容,政府就像一個金字塔,但身處金字塔頂層的公務員的辦事能力卻不一定是最厲害的,或許只因年資長、擅於政治手腕而獲升遷。「如果港府賞罰分明,例如提拔辦事能力強的廣播處前處長李百全出任保安局常任秘書長,便可以提升公務員的工作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