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文:〈由「學習」到中、港、台三地的教育〉
自2014年12月20日第一篇文章〈你明白了嗎?〉刊登在本欄開始,轉眼間7年多過去了。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刊出了99篇文章,這些文章可以歸類為「學習」概念作出探討(38篇);香港小學校本課程設計特式的展示(15篇);台灣、內地學校教育現況的討論(15篇);內地、台灣和香港教育學術界的交流的介紹(7篇);從整個世界的角度對未來學校教育作出展望(15篇);新冠肺炎疫情對學校教育的影響(3篇);筆者個人在教育界和教學的一些經驗分享(5篇)和其他(1篇)。
筆者首先簡介這99篇文章的內容,然後對這系列文章作出簡單的省思。由於篇幅關係,文章分兩次刊出。上文首先刊出前四部分,即是由開始到「內地、台灣和香港教育學術界的交流」;其餘四部分和「省思」則在本文刊出。
五、未來的學校教育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世界各地學校教育受到不同範疇和程度的影響。學生和教師不能回校上課,在條件許可下,世界各地學校採用了不同效能的線上教學。筆者寫了〈線上教育與促進教育公平〉(第70篇)和〈線上教學與促進教學素質〉(第71篇),初步探討「公平」和「素質」兩方面的特徵。線上教學很有機會是未來學校發展的其中一個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卻提早面世。
在描述了數千年「課程」性質和內涵的變化後,筆者在〈變幻原是永恆:這個世界需要一套全新的課程?!〉(第72篇)一文中介紹了Marc Prensky提的倡議──取消所有科目的全新課程理念。
Marc Prensky提倡的新課程特點是:我們的小孩需要比以前更有連結性、更真實的教育,這種教育不只提供知識,還讓下一代能夠獨立地、自由地決定自己的行為。小孩需要的教育不只是個人發展,而是在過程中對他們所處的世界作出貢獻,從而改進他們自己。從上述出發,筆者寫成〈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更美好世界而設計的教育〉(第73篇)一文。
教育要對真實世界的事物作出貢獻,一定要進行有效的思考、行動、建立關係和作出貢獻,所以筆者寫出〈怎樣解決高分低能的學習。〉(第74篇)一文。基於這些改變,引發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出現極大的變化。
〈徹底解決問題的方向〉(第75篇)提出:學校應該帶領和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和自己有關係的學習,朝着徹底解決的方向去處理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很有可能出現全新的面貌。
Marc Prensky在《追求美好世界的教育:為21世紀兒童釋放能力》(筆者簡稱之為「美能教育」)一書中指出:「學校教育應該為學童促進整體世界未來的發展作準備,而在這個過程中,也促進個人的發展。」筆者在〈一些代表「美能教育」成果的故事〉(第76篇)一文中簡介了其中的一些故事。
威曼(Carl Wieman)從大量科學教育的文獻總結出:「面對一個如此複雜的科學學術範疇,沒有人能夠單單通過被動的聽講,可以獲得真正的理解;取而代之,他們一定要採取主動,通過整理以往所得的知識和思考,建構他們自己的科學觀。作為未來的專家,他們需要的不應該只是陳述性的知識,而是通過心智的組織能力和解難能力,以及元認知能力去評估和修訂他們的思考過程。科學的學習不應該停留於背誦一些和世界無關的事實和過程,而應該裝備學生把科學應用於處理公共政策決定上。」基於此,筆者寫成〈立己達人:一位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一丹獎學者的貢獻〉(第77篇)和〈興趣廣泛但工作專注:一位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一丹獎學者的成長歷程〉(第78篇)兩篇文章。
〈稟賦智、仁、勇的印度青年獲得全球教師獎〉(第82篇)一文,嘗試介紹印度一名教師迪塞爾(Ranjitsinh Disale)努力去改變傳統上不讓女性接受正規教育,更設法去解決「如今的教育是20世紀的教師,使用18世紀的技術,教授19世紀的課程,去培育21世紀的學生」這個現象。
〈多方面發展教師作用和地位的Varkey基金會〉(第85篇)一文介紹Varkey基金會的目的和活動。該會深感教師的重要性,在全球3000所學校培訓了46000名教師,覆蓋了超過160萬名兒童。該會特別重視女童和難民教育,並致力提高教學水準。Varkey基金會進行了「全球教師狀況指數」研究計劃,而且每年舉辦「全球教師獎」和「Chegg.org全球學生獎」 。
〈21世紀學校教育的10個創意〉(第90篇)介紹下列10個創意:1. 彈性上課時間;2. 突破課室的限制去思考;3. 個人化學習;4. 用上學生的數碼專長;5. 進行真正的專題研習;6. 期望和協助學生成為教師;7. 協助和期望教師也是學習者;8. 測量那些最重要的質素;9. 和家庭合作;10. 賦權給學生。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在2020年發表報告,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所進行的教育4.0改革,確定了學習內容和體驗的8個關鍵特徵,進而定義高質量的學習。這些特徵包括:全球公民技能、創新和創造力、技術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個性化和自定進度學習、包容性學習、問題導向和協作學習、終身學習和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筆者以此寫成下列3篇文章:
- 〈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定義新的教育模式〉(「未來的學校」之一)(第94篇);
- 〈技術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個性化和自定進度學習〉(「未來的學校」之二)(第95篇);
- 〈包容性學習、問題導向和協作學習、終身學習〉(第96篇)。
六、新冠肺炎疫情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COVID-19出現後全球學校教育發生了極大的演變,筆者寫成了下列3篇文章:
- 〈COVID-19出現後全球教育演變的五個趨勢〉(第97篇);
- 〈COVID19大流行永遠改變了教育〉(第98篇);
- 〈疫情大流行100周後保持學校開放和投資於恢復學習的重要性〉(第99篇)。
七、筆者在教育界和教學的經驗分享
1978年5月,教育署宣布停辦只有5年歷史的津貼學校金禧中學,引起香港社會極大矛盾。〈金禧事件與黃麗松報告書〉(第6篇)一文簡單介紹「金禧中學事件」的性質和過程,然後說明黃麗松校長對此事件的貢獻。
筆者努力嘗試設計不同的評估方式,讓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把評估視為學習的一個過程,為未來人生可能面對不同的考驗作準備,寫成〈我的評估觀:從不批改習作,學生設計題目,一起建構論文〉(第63篇)一文。
2019年,筆者參加了「進優行動計劃」。這計劃讓我們嘗試由「退休」轉為「進優」的心態,逐漸出現了如下的轉變:1. 開始嘗試較有系統地去思考對餘下生命的安排;2. 克服「固定心態」的限制,開始培養「成長心態」;3. 開始思考「跨世代村落」的成立;4. 開始了解認證的公益企業(Certified Benefit Corporation)可能是其中一個可以舒緩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出現的問題。結果寫成〈以成長心態展開「進優行動計劃」旅程〉(第69篇)。
2019年,筆者指導香港中文大學一間書院的畢業生進行通識教育期終研習報告。各組在提交最後報告給書院的時候,全體學生都要就報告的表現繳交一份個人反思,該反思可以探討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在內任何組別的運作過程、組內的關係和合作的情況,亦可以就課程和教學設計等等提出個人的意見。
基於同學反思報告的內容總結如下:1.、十組同學合力完成十個研習;2.享受進行研習的過程;3. 為小組交流自行訂立規則;4. 探究式學習;5. 通過回饋促進學習;6. 交流和合作;7. 以多個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8. 克服習慣的限制。
基於同學報告的內容,筆者寫成了〈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十組同學合力完成十個研習〉(86篇)和〈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以多個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第87篇)兩篇文章。
八、其他
〈國際課程改革較少有成效的原因〉(第91篇)很難歸類於上述的分類,所以只能算是「其他」。
省思
本系列用了多篇文章探討「學習」的性質,但對於「學習」性質和「課程」性質的變化之間的關係卻有所缺乏,特別是在第72篇一文介紹了Marc Prensky提倡取消所有科目的全新課程的理念,和第75篇〈徹底解決問題的方向〉提出學校應該帶領和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和自己有關係的學習,朝着徹底解決的方向去處理問題。今後的研究應朝這個方向努力探索。
「回饋」是促進學習的一個重要過程,筆者也就此作出一些嘗試,如第86和87篇〈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但是在探討「學習」的性質時,卻缺乏這方面的內容。
第67篇文章介紹了台灣的理念學校,其實,香港也有一些理念學校,可惜,本系列欠缺對他們的介紹。
本系列也嘗試從多個角度描述內地教育的發展,可惜,對時事欠缺敏銳反應,例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今年4月20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4月21日,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這兩方面的發展都對內地教育具深遠的影響,我們應多作了解。
對於內地、台灣和香港教育學術界交流這一課題,本系列只從課程理論和學校發展兩方面作介紹,教育其他方面的課題也值得進行探討。
未來的學校教育和疫情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應有很大的探討空間,筆者應在這方面努力。
合寫的作者
合寫的作者包括曾國良先生、徐俊祥校長、王振華先生、韓孝述先生、陳曉波教授、黃玉卿校長,他們分別和筆者合寫了一至三篇文章,對提高這系列文章的質素貢獻很大,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驀然回首:過去99篇文章的回顧和省思」系列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