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與歷史規律

《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宇宙萬物的變動,不以一己的意願為依歸,只是「遵道而行」。「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永恆而普世的原則。中華文化的「大道之源」《易經》,觀天地之象,體悟「道」的智慧,推天道以明人事,發展出一套二元互補相成的辯證關係:「一切事物,無不在變化中,陰陽變異,循環起伏。」一切現象皆由動態的「陰陽制衡」而成,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些現象,亦在不知不覺中不斷變異,權且稱之為《波浪哲學》。

陰陽制衡與人性善惡

 
二十世紀是人類歷史上進步最快、人口繁殖最速、但同時亦是最血腥動盪的時代。它證實了所謂正義、公理、平等理想的勝利,只是短暫的曇花一現,善與惡,是人性不可分割的兩面。在歷史的長河中,崛起與衰敗,此起彼伏,永不停息,世界的秩序不斷在改變,眾生在茫昧中度日,不知其所以。
 
《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宇宙萬物的變動,不以一己的意願為依歸,只是「遵道而行」。「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永恆而普世的原則。中華文化的「大道之源」《易經》,觀天地之象,體悟「道」的智慧,推天道以明人事,發展出一套二元互補相成的辯證關係:「一切事物,無不在變化中,陰陽變異,循環起伏。」一切現象皆由動態的「陰陽制衡」而成,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些現象,亦在不知不覺中不斷變異,權且稱之為《波浪哲學》。(註1)(圖一)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但會因慾望而喪失善的本性。荀子則認為「人善是偽」,人性可為善,但若不加注意,受到誘惑,會淪落為「惡」。因此,人必須努力,讓自己培養出向善的方向,才能做到「善」。每個文明系統都有一個主導思想體系。於商代、周朝交替之際,商是一個文明較高的王朝,卻被文明較低的周所取代,使先哲們深徹反思,結論是「天命靡常,唯德是親」 。「天命」雖選擇商為王,但一切是以「道德」為依歸的,管治者的行為受着道德的規範,並由人民加以衡量。周朝以「禮樂教化」、「道德」治國,延綿了800多年。
 
世上沒有不敗的王朝。任何制度所施行的良法美意,因為人性善惡的二元性,都難逃演變和衰退的過程。佛家說「生老病死」(或「成住壞空」),即如《易經・乾卦》所描繪的變易的規律,凡事從「潛龍勿用」開始,經歷「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到「飛龍在天」的盛世,終亦逃不過「亢龍有悔」的命運。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縱觀歷史王朝的興替,不外乎管治者與官僚制度敗壞、軍隊專政、社會貧富懸殊、民不聊生、人民缺乏信仰和動力、經濟崩潰、外族入侵等因素。所以任何個人與民族都不能自滿,必須精益求精,力求上進,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道理。因此,中華文化強調「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與「內聖外王」的治道。權且用這簡易的中華智慧,來看看近代中國、香港與國際間的盛衰,從而展望香港的未來。
 

朝代興替與國運興衰

 
自秦統一紛亂的七國以來,實行「書同文、車同軌」,凝聚中華文化, 孕育出中華民族牢不可破的「大統一」觀念。但「天下大勢,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王朝的興替是宇宙的必然。而每一次改朝換代,多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充滿着這些悲情和苦難。「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人。」沒有經過戰爭殘酷洗禮的,永遠無法體悟那人間煉獄的苦況。安逸慣了的年青人,往往不知道動亂之苦。
 
從朝代的分合來觀察大趨勢(圖二),可以看到中國歷朝,就在分與合中循環起伏。合則強、分則弱, 500年,必有王者興,必有名世者!
 
圖二:朝代的興替 ── 合則強、分則弱。
圖二:朝代的興替 ── 合則強、分則弱。
 
回顧中國近代的太平盛世,是1662至1795年間的「康雍乾」,當時國力強盛,傲視全球。是時,西方的文明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遠溯自羅馬帝國因為極度擴張,政治腐敗、貧富懸殊、「蠻族」滲透、人們精神空虛,基督教日漸普及,終而崩潰。其後,基督教的神權逐漸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直至中古以後宗教改革,新教興起,引發了啓蒙運動、文藝復興,改變了人們的思維與價值觀,繼而孕育出民族國家的崛起、政治理念的轉變、促進近代資本主義與科學的發展、民主自由的熱潮。
 
自十五世紀發現新大陸以後, 歐洲各國迅速在全世界展開殖民活動,掠奪資源,瓜分土地。十八世紀的英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下,開始了工業革命,加上優越的海軍力量,從此步上富強之路。到了十九世紀,英國擁有全世界土地的五分之一,號稱「日不落之國」。當時的中國,已進入衰敗期, 同治年間,列強挾着船堅炮利的優勢,來華經商,已儼然意識到不祥之兆,因而有洋務運動的興起,可惜因為幅員廣大,各方既得利益者關係錯綜複雜,無法有效推行。 因循苟且,加上慈禧太后擅政,一錯再錯,清朝終而敗亡。國運衰頹,西強東弱,如何能不敗?
 
相對地,同樣被列強扣門的日本,因為剛終結了幕府的紛亂,推戴明治天皇,急於求治,選擇了全盤西化的策略,派遣高層官員往西方虛心學習,勵精圖治。在短短的數十年間,富國強兵,國力日盛。數千年來,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錯綜複雜,既源於唐朝文化,又發展了本土特色。中國是東方大國,向來雙方實力懸殊,雖有歷朝的倭寇等作亂,但歷史上從不曾出現好像十九世紀時「日強中弱」的形勢。早有擴張土地野心的日本,在輕易吞拼朝鮮半島後,終全面發動「中日戰爭」,意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直至第二世界大戰,在原子彈的威脅下,無條件投降,方結束了輝煌的「盛世」。凡事盛極必衰,同樣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大英帝國亦逐漸衰敗,殖民地相繼脫離,完全失去昔日的光輝。國際間的微妙關係,就是《易道》「波浪哲學」的最佳寫照,盛衰得失,全是陰陽互動的結果。總結如(圖三):
 
圖三:近代國力的盛衰。
圖三:近代國力的盛衰。
 
註1:謝寶笙博士,《波浪哲學》。
圖片:作者提供
 
從《易道》與歷史規律剖析香港困境之一
 

彭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