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神秘的回報率

私募基金出現時,由於沒有太多的公開數據,以至到大家覺得它有種朦朧美。不過,隨着機構投資者、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和研究人員日漸成熟,對這種資產類別,逐漸有較實在的認識。

近年由於資金泛濫和科網風盛,私募股權投資(包含併購和風投兩大類),成為投資者的寵兒,而獨角獸和SPAC的興起,在不同程度上也是私募風潮下的產物。私募基金出現時,由於沒有太多的公開數據,以至到大家覺得它有種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朦朧美。不過,隨着機構投資者、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和研究人員日漸成熟,對這種有説按市值計早已比股市的市值還要大的資產類別,逐漸有較實在的認識。

神秘而不可反證

過去,即使是擁有豐富資源的研究人員,有時對「神秘」的私募基金都有所保留。著名的Laffer’s Curve的學者Laffer就曾出版關於私募的專著,當中是這樣寫道,「關於私募股權基金業績的資料有限,因為私募股權基金不需要公開報告業績和回報。」也許是基於不完整的資料,他對1980年至2001年16年期間的基金業績進行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私募股權的平均回報率沒有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

歷史是隨時間的飄移而或有不同的面貌。芝加哥商學院的S. Kaplan是私募股權研究領域最多產的學者之一,在此進行了近30年的學術研究後,於2016年他嘆氣寫道,指私募股權的研究必須解決缺乏「全面和可複制製的資料集」的問題,每個基金、顧問和學者都依賴私人或專有資料集的做法,這些研究難以複製或反證。這種非公開性副作用是,可疑或誤導性研究可以逗留很長時間而不被推翻。

關於私募的回報孰好孰劣的問題,Kaplan自2005就發表關於私募回報的研究報告。於2022年3月,他和團隊就一份8年前初次發表、之後不斷更新的報告,上載了更新版。當中抵死的一句大意是:「後來的數據,證明我2005年在頂級期刊發表的結論,其實是錯的……」是企直認錯的典範。

芝加哥商學院的S. Kaplan是私募股權研究領域最多產的學者之一。(芝加哥商學院圖片)
芝加哥商學院的S. Kaplan是私募股權研究領域最多產的學者之一。(芝加哥商學院圖片)

3個指標

在「講數」之前,首先,在這裏介紹一下行業從業者習慣使用內部回報率(IRR)和投資資本倍數(MoIC)來衡量基金績效。雖然這些指標是適用於計算現金流入和流出類型的投資絕對回報,但它們並沒有提供相對的機會成本意義。此外,內部回報率還存在一個缺陷,因為它假設所有放於期內獲得的現金流,都可用最終的回報率來假定為再投資的回報率,所以天生有高估回報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及使回報的比較是「蘋果vs蘋果」,Kaplan等人率先開發和使用一種稱為公開市場等值法(PME),來模擬在同一時間段但不同節點的現金流,化成可比的現值。超簡單而言,是把不同時間點的收入,經相關市場的公開指數的加權,化成可比的、今天的現值。

例如,就美國而言,標準普爾500指數通常被選為公開市場基準,有鑑於此,如果基金的PME為1.3,基金的投資者通過投資私募股權基金,而不是投資於指數基金的話,將獲得30%的超額回報。相反,如果基金的PME為0.7,則投資回報為差額30%。借助IRR、MoIC和PME等,研究員就試圖從有限的數據中,尋找私募回報的蛛絲馬跡。下回將揭開回報的神秘面紗。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