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任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選舉政綱中,提出新一屆政府的施政將「以結果為目標」,為的是要「致力解決問題,提升施政效率,加強管治效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在政綱中李家超亦闡述了他的世界觀,即「當今世界大變,唯勇者勝」。對此新一屆政府的施政取態,市民應以喜悅,又或憂慮的心情迎接?基礎又在哪裏?
公共行政「績效管理」由來
最近10年,西方國家及中國內地相繼引入公共行政改革,最主要轉變是以結果或成效(outcome)來衡量政績,這與傳統上集中於對效率(efficiency)的追求,及細列相關政府工作(activities),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分別。西方國家需作出上述轉變的驅動因素,是市民對自身權利和參與管治的意識日益提升、社會日趨多元化、對衡工量值的重視,以及政府藉此緩解財政緊絀和市民對政府服務需求日增的矛盾。換言之,政府不再是「全能型」(omnipotent),退而要求政府集中力量做好若干服務環節。而績效指標,就是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一種社會性質契約(social contract)。
香港的公共行政和《財政預算案》編製,一直深受英國、英聯邦和其他西方國家影響,在回歸前和回歸初期,基本上與國際接軌。而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於上世紀80、90年代推行的公共行政改革,亦見諸回歸前及回歸初期的香港。因此在同時期,香港出現了以較為獨立方式營運的醫院管理局,以及在機電工程署內設立營運基金。此外,對於部分公共服務,例如消防、郵政、水務、牌照辦理等,引入服務承諾或服務約章等。但其後這方面的改革出現停滯。如果李家超願意重啟這方面的變革,方向是正面的,但最終能否帶來實質成果,仍要端視其思路,及能否落實若干重要配套。
首先,特區政府應該將對績效指標的制定,及為達到這些指標所規劃的舉措、時間表,視為與市民立約,背後理念是政府主動展示問責態度,爭取市民認同。李家超在政綱中表示:「於政府內,實施以結果為目標的行事方式,在第6屆政府上任百日內,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標,訂立『關鍵績效指標』。」就政綱中的文字來看,未能肯定公眾日後將會以什麼角色、在什麼階段及以什麼形式參與。必須強調,績效管理要取得成效,相關工作必須最終面向市民大眾,而非僅是向現行立法機構行禮如儀,及須容納不同意見。
績效指標應盡可能數據化
第二,績效指標必須具體、貼近民情和盡可能數據化,以及在工作規劃方面避免採用如「致力改善」、「加強」、「強化」、「提升」、「加快」、「減省」等模糊字眼的表述,背後理念是方便市民聚焦和監察議題內容。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到縮短市民輪候公屋平均年數,作為今後施政的一項績效指標,這是理想績效指標的一個例子,其本身亦已是深為市民接受的衡量標準。同樣地,另一個相關例子,是將發展局新修訂的最低單位面積要求,改為剛性指標,再加入時間表,相信市民對此是歡迎的。
此外,特區政府亦可參考外地如新加坡的指標,例如定期調查及公布年滿55歲的新加坡人當中,已在財務上做好退休準備人士的比率(按擁有和非擁有物業及其中央公積金數額計算),以及新加坡歷年空氣污染指數屬良好或適中水平的日數等。最後,就香港劏房和籠屋問題提出解決辦法,訂立績效指標、時間表,更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也是國家領導人和市民大眾所期望。
第三,對衡工量值(value for money)的重視,也是績效管理的重要要求。換言之,追求績效並非「不惜一切代價」。舉例而言,香港每年投入數以百億元計的財政資源發展創科產業,這方面的績效如何衡量、是否符合衡工量值標準,有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認清。
例如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建議把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會用於設立策略性創科基金;另外50億元則用作成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財政司司長對後者的解說是:「在國家支持下,大灣區將會是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發展前景亮麗……通過投資助力區內不同優勢行業的發展,除了為區內發展增添動能外,亦為香港帶來經濟和社會收益。」
就上述資金運用和對新增大型基建及投資項目,引入績效管理及績效預算,會否改善施政及監察回報和績效?結論不言自明。
問責官員與公務員職責分工
第四,外國經驗表明,明確部長或問責官員與公務員之間的職責分工,也是績效管理能否成功推行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問責官員負責制定政策和績效指標,向立法會爭取資源,向公眾闡述政策,與公務員系統就政策的推展和配套,訂立工作計劃,監察其進度,以及就政策和績效指標負最終政治責任(political responsibility)。至於公務員系統,則是負責執行其與問責官員共同制定的工作計劃,是屬於行政責任(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香港過去有不少事例,是由公務員而非問責局長向公眾和立法會解釋政策;當發生事故,責任誰屬往往引起爭議。
候任特首李家超的競選政綱題為「同為香港開新篇」,當中較多是願景性的文字,欠缺的仍然是市民能看得見、抓得到、有份「同」行參與的政策制定和推展,以及大眾日後能用以衡量成果的績效指標。我們期待即將展開的「新篇」會有所補足。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