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論多混亂,全球有一個共通的議題,是地球上人類都要密切注意的──氣候變化。這是當今世界面臨最緊迫挑戰之一,特別是向低碳經濟轉型,將不可避免地在各個方面影響許多經濟體和行業,可能對環球金融穩定產生重大的長期影響。
處理氣候變化也被視為環保議題的終極版,隨此而來的是一大串新名詞。筆者所屬的金融圈就是多以「ESG投資」(ESG Investing)為題。兩個月前,我在Hedge Fund Managers Asian Operational Summit上,就此話題在網上有一研討會議,原本4月再安排一現場討論,但因疫情影響而取消,我就藉此篇幅論述一下我的觀點。
ESG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把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和金融圈的ESG投資籠統地混為一談,我是不大認同,這個有點本末倒置。ESG這名詞是來自西方資本市場制度,我覺得在對接中國經濟發展並不完全吻合。加上當下中美金融戰正值熾熱期,金融資本在國際互動相對困難,儘管基金世界裏標榜ESG投資熱潮、優於大市表現的說法,還是值得商榷的。
讓我先來解釋一下ESG。 ESG代表環境(Environmental, E)、社會(Social, S)和公司治理績效(Governance, G)。我認為可持續投資(Sustainability Investing)其實是一個整體概念,ESG只是用於辨別及制定可持續投資方案的數據分析工具。國家、企業都有必須的可持續性,才能達到行穩致遠的發展。
「E」有其獨特性及對人類有深遠的影響,而「S」和「G」在商業界早有足跡,就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及Governance(G)。因為香港崇尚法治精神,這方面一直做得不錯。至於如何將這些元素演繹成可以量化的分析工具,作為投資之用,才是這一年多的熱門話題。
我早幾年已常常參與有關「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與「可持續投資」(Sustainable Investments)的國際論壇,特別在歐洲主要發行綠色債券的國家,他們都是提倡並引導國際資本,進入這個非常重要的人類與自然領域,直至最近一年才在亞太區受到關注。
中國的雙碳目標
其實早於2015年,中國已經進入綠色發展,包括深化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改革。所以綠色發展就是中國提倡的「綠水青山」,成為惠及民生的「金山銀山」的理念。由於中國的工業發展比較晚、體量非常龐大,二氧化碳排放量無可避免地持續走向高峰,中國預計在2030年碳排放達到頂峰之後,出現拐點向下。
中國為落實《巴黎協定》和習近平主席2020年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的「雙碳目標」積極行動,並在COP26大會上向世界宣布,力爭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標誌着中國經濟向綠色低碳發展全面轉型,進一步展現了氣候責任大國的擔當。
2030年碳達峰是近期目標,餘下直到2060的30年便要努力做到碳中和。這兩個目標就是共同構成「雙碳」或名「30.60」的目標。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30.60」碳達峰、碳中和提出後的第一年。
2020年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宣布香港特區將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比中國提早10年;印度的承諾是2070年;發達國家大部分把目標定在2050年。從各國經濟發展進程來作比較,已發展國家大多於上世紀90年代已做到碳達峰,連美國也是於2007年達頂的。由於中國擔負世界工廠製造的重任,又是煤碳最大產出國,碳排放量肯定是巨大的,就此我們該明白,為何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可於2050年達標,但全球的碳中和會相繼都會在未來50年實現(2050-2070年)。
中國碳中和的3個階段
階段一(2021-2030):主要目標為碳排放達峰。在達峰目標的基本任務下,降低能源消費強度,降低碳排放強度,控制煤炭消費,發展清潔能源。
階段二(2031-2045):主要目標為快速降低碳排放,達峰後的主要減排途徑轉為可再生能源,大面積完成電動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同時完成第一產業的減排改造。
階段三(2046-2060):主要目標為深度脫碳。參與碳匯,完成碳中和目標,深度脫碳。
中國政府擁有管冶能力,以政策和法規配合財政資源,很大程度上能夠推動可持續發展,並如期實現碳達標碳中和。
至於香港,因為沒有重工業(如鋼鐵、建材、水泥、石化、機械業),而輕工業在香港的GDP佔比也是單位數的,污染問題不大。比較切題的應該是廢物回收及處理、基建(例如「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項目)、交通(加建鐵路系統)及房屋建築方面,只要在節能措施及政策集中於要求發展商使用節能材料和節能家電,相信很易獲得成效。
香港發揮綠色金融中心作用
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窗口,應該積極規劃並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成為綠色金融中心,為中國做到有效的橋樑,達致與國家共融、為中國效力共建綠水青山,以及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一座金山銀山。
可以肯定,現在直到2030年是中國經濟邁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打穩基礎的關鍵10年,對香港建設綠色金融中心來說,也是關鍵的10年,面對重大機遇。據我了解,中國在制定綠色金融與產業減碳政策,做了多年研究及工作統籌,碳中和達標指日可待。
我覺得在一級市場引導資金投入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項目會較為直接且有實質成效的;而在二級市場,也就是常提及的綠色金融,則以綠色債券為主,多由政府、金融機構或企業主體發行。
香港如何部署發揮綠色金融中心效能,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包括如何制定綠色金融發展路向、以短中長期目標為本的可行措施、配合國家以上3個碳中和階段等等,都是新一屆政府要考慮的重要課題。最佳的起步及落實的試點,應該在我們共融共享的大灣區,是勢在必行的。
至於ESG投資這一個潮流話題,ESG裏面的S(Social Responsibility)和G(Governance)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稍有別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因篇幅與聚焦題目的關係,我稍後再與大家分享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