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阮紀宏 (聯合國際書院新聞副教授)
日本戰敗(不是終戰)70年,首相安倍的講話,美國表示歡迎,中國和韓國譴責,但相信安倍會為此感到滿意。日本不惜得罪鄰近國家而討好美國,這是日本的國策,一個不是十分貼切的比喻,為什麽一些香港人也會不惜跟背靠的祖國叫板而賣身投靠美國呢?
十多年前受到日本政府的邀請,筆者去過日本,到外交部訪問時,中國課的課長給我們介紹日本的外交政策,他指着一幅地圖說,日本西邊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國家,我們跟這個國家有過一段不愉快的經歷,而今這個國家十分强大,日本沒有別的選擇,必須要跟美國結盟,才能得到保護。
日本選擇脫亞入歐不是戰後的事情,工業革命之後,西方的生產力突飛猛進,連帶影響是亞洲的封建管治制度與儒家學說都受到質疑,日本的維新目標就是要全盤西化,政治、軍事、經濟、哲學都要徹底西化,甚至連身高不及西方人也要給孩子多喝牛奶改進。二戰後半自願受到美國管治,而後主動全盤投靠美國。這是日本的選擇,無可厚非。
日本耿耿於懷乃心裏有鬼
然而,當西方還沒有發達以前,日本可是派遣大量留學生到唐朝的中國學習,回國後仿照中國的建築、文化藝術等等。奇怪的是,當中國今天又一次崛起,日本沒有放棄(或者是至今還沒有放棄)跟隨美國,而重新參照中國模式為發展路向。這當然跟中國模式還沒有達到完全令人信服有關,但很大程度是由於日本心裏有鬼,對於侵略中國最終失敗的歷史仍然耿耿於懷,生怕中國報復。可是,他們沒有看到中國人的胸懷,蔣介石放棄要求日本賠償,中共執政後到跟日本建交,也沒有要求日本賠償。
而今,日本的最大貿易伙伴是中國(美國近兩年趕超中國重新成為日本最大貿易國),日本大量投資中國,從中國賺取了大量資金,也從中國購買了大量廉宜的產品而降低生產和生活成本。但日本還是因為那段不光彩的歷史而不能釋懷。
日本的國策符合美國的全球部署,美國樂意有這麽一個在亞洲的盟國,為美國抵制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充當馬前卒。但隨着中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而且真心實意以行動證明奉行和平崛起的承諾,日本或許會成為在亞洲最後一個釋除對中國疑惑的國家也說不定。孫中山先生說,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者則昌。是否如此,不妨拭目觀之。
香港不是主權國家,從來也不需要為國家的發展目標擔憂。過去一百多年來,國家衰弱,香港人就遠走南洋和英美;國家强大,就充當買辦,利用跟東西方之間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差異,從中找到安生處地的方法。香港是移民城市,百多年來的人口大遷移,只有過去幾十年比較固定,由於戰亂南遷的國人,借香港偏安一隅,對中國和民族的前途憂心忡忡,也曾探討過全盤西化還是保皇立憲,承認中共可以成為民族復興的依靠,還是以為國民黨可以反攻大陸而抱殘守缺。更多的是以為英國可以保護香港人的利益,以為香港是美國全球部署的一隻重要棋子,或者崇尚美國的民主是普世價值。
日本人的選擇,在如何看待歷史,以至如何認識世界格局,不容我們置喙。但香港人如何選擇,則關係到香港跟中央,香港人跟全國人民,和香港未來發展的關係。日本人由於曾經在中國姦淫擄掠,殘害萬千無辜百姓而害怕中國,香港人害怕什麽?
香港從來都是內地戰亂的避難所,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香港各界踴躍捐輸,投身抗日洪流,不少人傾家蕩產,甚至犧牲性命。中國改革開放,香港人義無反顧北上創業有之,參與管理有之,介紹新科技和管理經驗有之,香港人是對國家有功的。
國家領導人也承認香港人所作出的貢獻,李克强的最新說法是,希望香港人在國家發展中繼續發揮特殊的作用。
港人的害怕只是一場誤會
拿日本人害怕中國跟香港人做比喻是不恰當的,即使那些鼓吹香港獨立的年輕人,也不是害怕中國,準確的說是日本人還沒有認識到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不會因為過去一段歷史而仇視日本。如果日本迷途知返,中日之間一衣帶水的關係還是可以良性前進的。但如果香港人跟日本一樣,產生害怕中國崛起對他們會帶來負面影響,絕對是誤會,甚至是杞人憂天。
日本甘心投靠美國,尚且是為了找一個大哥罩住,香港人投靠美國又是為了什麽呢?日本的大哥如何對待日本,有目共睹,當日本資金充裕到可以兼併美國的實業,而被認為威脅到美國人利益的時候,日圓被迫從300兌1美元升值到100兌1美元,從此一蹶不振。日本人不嫌美國不仗義,仍然死心塌地,我們不管,那些奉美國普世價值為神靈的香港人,不看歷史也罷,在佔中熱火朝天之際,不知道美國是否出於要跟中國打好關係的原因,奉勸你們接受政改方案,美國對於反對派,仗義嗎?
以中日關係歷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日本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香港人在討論前路時,應看大歷史,看大格局,不要以彈丸之地為自己的眼界與視野畫地為牢。
原文刊於零傳媒獨家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