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曠日持久的煎熬,令市民大感抗疫疲勞,儘管社交距離措施尚未放寬,不少市民已趁着復活節假期到戶外「鬆一鬆」。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近日在《明報》撰文,指出市民最想知道的,是疫情下生活的日子還要捱多久,但願正如專家所言,到今年夏季,市民外出便可以不戴口罩,「因為不戴口罩,意味生活便可回復正常,不再為疫情擔驚受怕」了。
中招應留家中還是接受隔離?
周永新教授認為,新冠病毒最終會否成為風土病,仍有待觀察,但市民最感傷痛的,是這麼多長者因新冠死亡,生命的損失真的無可避免?市民更想知道的,是香港會否返回第5波疫情前的情况?「這裏指的,並非限聚令會否逐步放寬、失業率上升後會否下滑,或香港的經濟會否回復增長,而是經過這幾個月的種種震盪,香港會否一點都沒有改變、猶如第5波疫情之前一樣」?
周教授指出,經過第5波疫情,最少在以下3方面,包括政府的管治能力、社會的共濟精神及個人的生活取向,市民的看法好像改變了:
一、市民對政府的管治能力改觀了。「市民過去引以為傲的,是香港不止有ICAC(廉政公署),還有一個廉潔和有效率的政府。到了今天,市民不會質疑公務員的清廉,但政府在第5波疫情中的表現,確實令不少市民失望:什麼朝令夕改、防疫抗疫失控、部門欠缺聯繫等,市民這些批評,絕對並非無的放矢;特首最後也得承認,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確實有檢討的必要,但要留待下屆政府作決定」。
他認為,市民所以對政府的管治能力改觀,並不在於表面的混亂,而是看不到政府有團隊精神,結果官員無論怎樣解釋,因為說法常有差異,無法釋除市民的疑慮。「到了今天,市民一旦中招,他們仍不知道,自己應該留在家中自我隔離,還是必須入住隔離中心」?
抗疫策略朝令夕改令人心傷
另外,「政府還有一個更大的錯誤,就是做決定時,往往脫離市民的感受。「例如兩年前,政府曾一度全日禁止堂食,但打工仔路邊吃飯的情景,看到都令人心傷,禁令被迫修改。又如最近勒令理髮店停止營業,原初所定時間,明顯沒有顧慮市民剪髮的需要,後來也得匆忙容許理髮店復業。這樣的抗疫策略,市民要問的是:政府有從他們福祉的角度考量嗎」?
周教授坦言,為政者必須明白,政府無法理解市民的「所思所想」,制定的政策必然無法得到市民的支持和擁戴。
二、在第5波疫情中,市民的共濟精神,明顯比以往遜色。周永新指出,相比第5波疫情之前,當失業率一度攀升至7%,有工會團體要求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但政府以諸多理由推搪,那時民間自救力量出來了:有公司職員自願各做半份工,不想看到有同事被辭退;有小食店老闆以成本價出售飯菜,務求收入驟降的基層家庭有兩餐溫飽;有地區組織發起募捐運動,按照個別家庭的需要送上物資;有專業人士利用假期,協助雙親外出工作的孩子在家中網上學習。這些都是民間共濟力量的佼佼者。
依靠中央支援 自發行動減少
然而,到了第5波,疫情造成的傷害比前4波厲害得多,但相比之下,民間顯示的共濟力量,卻好像消失了,特別在地區層面,看不到居民組織以往那種自發性的互助和關懷。「有意見認為,隨着眾多區議員離職後,40年來艱苦建立起來的地區支援網絡,今天已蕩然無存,以至政府要推動各種地區支援行動,根本不知從何入手」。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共濟力量在第5波所以未能發揮出來,可能是政府太着重中央的協助了!民間有心人士和組織,既然知道中央會提供幫助,他們自發性的關懷行動便相應的減少。周教授聽聞有退休護理人員,曾想過到安老院舍協助照顧長者,但知道政府有意輸入千名內地照顧員後,也就打消這個念頭。如果政府能及早發起義工協助照顧長者,或許安老院不會如今天這樣「傷亡慘重」。
因此,他直言,「中央的協助是好的,市民也心存感激,但政府沒有想過發動民間的互助力量,實在是一大敗筆。無疑,現在民間也出現了幾個抗疫聯盟等組織,但民間過去那種互助精神和熱忱,在第5波中卻好像被埋沒了」。不過,他也強調,「民間的共濟力量從來沒有消失,只要行動有意義,市民絕對不會吝嗇對別人的關懷和支持」。
危難當前 市民只能自求多福
三、社會愈來愈難有共識,個人的取向卻愈來愈強烈。周教授指出,第5波疫情中,政府所做的決定,常把市民弄得無所適從:什麼「動態清零」、什麼「與病毒共存」,到了今天,不少市民仍無法理解;市民能夠做的,是按着自己的需要,走自己防疫和抗疫之路,至於能否與政府一起「打贏這場硬仗」,市民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他相信,第5波疫情過後,政府要取得市民的共識,相信會比以前更加困難;「市民在今次疫情中學曉的,是危難當前,他們只能自求多福」。
然而,縱使政府的管治能力如江河日下,市民的互助也因政策的失誤發揮不出來,但他一再強調,港人珍惜的「同舟共濟」精神,其實從來沒有消失;只要政府的政策不再迷失,市民的共濟力量能再一次被喚起,第5波疫情造成的傷害,總會得到平復,因為市民相信,香港並不是一個只顧一己私利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