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Omicron入侵中國後,中國沿用之前成功對付Delta的封控方法,企圖動態清零。此舉在深圳十分成功,只花了7天時間,已把疫情遏止;但在吉林與上海卻出現了反覆,似乎未能把所有的源頭截斷。
由於這兩個地方的新增單日確診人數已數以千計,對醫療系統及隔離設施都帶來了沉重負擔。醫療人員不足,令送到醫院的病人得不到妥善的照顧。隔離設施有限,亦令確診的人沒法第一時間獲得隔離安排。前者受到病人家屬的埋怨,後者增加了疫情在社區蔓延的機會。
收緊防疫就能控制Omicron?
這樣的情況香港在2月中之後也出現過,很快就變成只能叫確診者留在家中隔離,沒法安排入住隔離設施。由於香港的居住環境擠迫,家居隔離的效果有限。我認識有些家庭真是一家大細全部都「中招」。疫情最終失控。
面對這樣的情況,香港特區政府沒有進一步收緊防疫要求,因為收得再緊也不一定足以控制得住Omicron的傳播。唯有被迫接受與病毒共存,偏偏在這個時候,疫情自行見頂回落;在政府沒有推出任何新措施的情況下,香港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就由一日數萬宗回落至一日數千宗,不及高峰期的十分之一。
香港這種近乎「躺平」的做法,相信並不獲中央領導人的太過認同,因為內地沒有一個地方敢模仿香港的做法。只是面對Omicron的高速傳播能力,內地地方官亦開始覺得有點力有未逮。
內地開始出現憂慮聲音
曾幾何時,內地民間都以中國的抗疫模式為榮,覺得中國的嚴緊模式雖然在開始時付出的代價高一些,但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而且對經濟的破壞比世上其他的地方小。不過,自從Omicron出現後,要把疫情控制住已不容易,付出了很多代價亦可能徒勞無功。即使在一時間成功清零亦不代表Omicron之後不會反覆來襲。
本來,內地的勞工保障比香港做得好,受疫情影響而失業的人並不多;但他們眼見公司的業績受到這麼大的影響,亦開始心裏不安。他們擔心,中國的經濟會因清零政策而受拖累。之前是中國因抗疫做得好,而一直可以維持經濟增長;今後可能會因反覆封城,而導致經濟下行。
中國現時把抗疫視作壓倒一切的需要,其他一切事情都得讓路。這在新冠肺炎死亡率高的時候確是有需要;但現在流行的Omicron,死亡率並不高,是否仍應該在抗疫上一成不變地沿用舊法?還是應另謀更切近實際的做法?實在值得深思。
必須注意的是,中國現時這種抗疫的取態,並非在世上其他地方廣為接受。這會導致中國的一套無法與世界其他地方接軌。硬要堅持這一套做法,就會變成自我孤立。現代社會是需要高密度的人員交往,才能有長足的發展的。中國一直得益於全球化,但今天,不但外國人來中國難;中國人自己在國內流動,也阻滯重重。這對中國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中國不宜讓這樣的環境持續下去。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