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策略──ESG整合法

ESG相對抽象,怎樣才可以用數據表達,從而較客觀地判斷?

就着ESG六大投資策略,筆者已在本欄分別闡述了負面篩選法(Negative Screening)和最佳選擇(Best in Class) 。這兩種方法都是較為被動,前者剔除一些超過投資人標準的公司,後者是在ESG評分中去拔尖。

相對把選擇公司的基準外判出去,ESG整合法(ESG Integration)會較為積極一點,ESG整合法是關於利用研究、數據和見解來推動所有投資活動,即同時考慮財務和ESG數據作出投資決定。

6種量化框架

財務數據絕對可以量化、計算、分析和評估。ESG相對抽象,怎樣才可以用數據表達,從而較客觀地判斷,依靠的便是有系統性的可持續性發展報告框架:

1.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第一個推出報告框架的機構;
2. CDP(前稱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披露碳資訊為主;
3. 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
4. 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TCFD)──港交所認可;
5.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N SDG)──覆蓋17個目標;
6. GRESB──以房地產為重點。

企業利用這些報告框架去展示它對ESG的承擔,投資者以ESG整合策略法便可以以客觀的ESG數據進行分析,再結合財務數據,便可以作出投資決定,過去幾年ESG整合策略法是六大策略中最多投資人選取的。大企業有資源可以用盡不同的報告框架製作報告去增加企業的透明度,而資源有限的企業只能挑選最合適他們行業的框架,如能源行業以CDP為主,而地產行業則選GRESB。

大數據時代下的投資需求

時代的變革往往孕育着新思維、新事物,資本市場如是。近兩年,在各國政府的推動支援下,ESG資訊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與監管措施愈來愈完善,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的快速普及應用促進相關資料配套服務的ESG評級與ESG指數服務機構也迅速發展,ESG投資在面臨社會環境惡化、經濟下行、氣候極端化等多重壓力的當今被愈來愈多資金所認可與運用。

ESG整合策略在此背景下的興起與流行不是偶然,資金淨流量的快速增長必然帶動ESG投資策略的變革與改進,傳統的負面篩選策略因對資訊的利用不充分、行業與區域傾斜風險高等缺陷已經滿足不了大資料時代下的投資需求,ESG整合策略在實踐當中展現了更全面的投資組合品質控制,以及更優秀的財務業績表現。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邵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