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返回上頁)
「記者也是要生活的」
承受着比一般職業較高的風險,香港記者的薪酬卻普遍偏低,吳曉東也為之抱不平:「我只能說自己,我希望能給記者一個較有尊嚴的薪金。」他認為記者,尤其是年輕記者,將來同樣要成家立室,不能只有每個月剛好夠用的工資,而沒有儲蓄。「記者也是要生活的!」他這樣說。根據 FactWire 眾籌平台的資料,他的月薪預算高至總編輯的 HK$60,000,低至見習調查記者的 HK$18,000。「雖然我給的工資不能說很好,因為始終錢是來自公眾的,但相對來說也算好一點,希望將來新聞部的員工有儲蓄的空間。」
公眾「夾錢」獨立自主
FactWire 的概念是由公眾「夾錢」開通訊社,這概念其實源自 BBC,一家創建於1922年的英國公共媒體。其主要收入來源是英國國民根據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而繳納的電視牌照費,既不屬於政府,亦不屬於私營的獨立新聞機構,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香港電台同樣是公共廣播機構,報道新聞時沒有商業考慮,其之於香港,與 BBC 之於英國最為接近。FactWire 的出現,會否取代港台的角色?吳曉東反而指出:「我相信港台將來是我們一個不錯的潛在客戶,因為他們很需要公正持平的報道。」
完善香港傳媒生態
他認為,港台向來提供準確、公正的即時新聞,身為公共廣播機構,亦有空間做更詳盡深入的報道。「但可能因為由政府撥款,資源較為緊拙,從興建新大樓一事上就見到。而且港台的器材也很舊,記者亦不算多。以公營機構來說,我想,跟 BBC (的規模)相差很遠很遠。」據立法會資料和 BBC 2013/14年度財政報告顯示,港台於2015/16年度的預算編制有700名員工,而 BBC 於全球僱用的員工逾20,000人,可見相差之巨,不能同日而語。FactWire 的成立,或許能補港台之不足。
Citizen Journalism是新聞重要部分
不少人認為21世紀傳媒機構的不足,能依靠新科技彌補。的確,在智能手機的年代,「人人是記者」的講法大行其道,吳曉東也同意這講法。「不過我想此將限於突發新聞,像天津、泰國爆炸,這是需要的,而且是新聞中的重要部分,否則記者到場,也已事過境遷。至於調查報道,則應該留給專業記者去做,Citizen Journalism 取代不到我們。」他形容智能手機讓新聞攝影的可能性增加,但相片的功能有限:「那些只是相片,文字始終要由記者寫,尤其是深度報道。」
公信力是調查報道的核心
做調查報道不是人人適合,當中要求的不只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公信力。「作為一個通訊社,產品(的核心)是公信力。人家給錢買,因為你的品牌可信。我引述法新社的報道,所有人都會信,因為是法新社。將來媒體引述 FactWire 的報道,我希望也是如此。」他相信,今日的網媒假若有足夠資金,也可以做調查報道,但要先弄清楚公信力的問題。「深度調查報道是一種實業,要用時間去證明你的資訊公正、持平,要一塊一塊磚砌上去。那不是一個網媒登記一個網站,然後放些花絮資訊或者轉載文章,有人看就可以。」吳曉東希望用一年時間,打造 FactWire 的品牌,賣的就是這個公信力。
網媒立場分明才能生存
他提過,自己當初構思新媒體時,也想過做網媒,但因為兩個原因打消念頭。「一是因為我們不想有立場。」依吳曉東觀察,現在香港的網媒皆需立場分明,才能吸引一定數量的讀者。「像端傳媒一樣拚命說自己公正、獨立,外界也只不斷質疑背後的資金是什麼顏色,即使如何解釋也沒用。我不想走這條路。」二是長遠的營運:「通訊社可以賣新聞,才有盈利空間。網媒是不能賣新聞的。」他形容,盈利對 FactWire 的意義,是盡量不需再大舉向公眾籌款。
只要有人就有FactWire
話雖如此,在吳曉東的眼中,無所謂紙媒、網媒:「紙媒一定會有網媒,《明報》會有 mingpao.com,《經濟日報》會有 hket.com,這只是媒介不同。」他認為,未來可能不再用紙,而會用未知的媒介,但人始終需要流通的資訊。「除非這個世界再沒有新聞、沒有媒體,沒地方可讀到資訊,否則,只要有人,就會有深度資訊的需求,通訊社如法新社、路透社、FactWire 就一定會繼續存在。」
吳曉東簡介
吳曉東,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於《新報》、《華僑日報》、《南華早報》、無綫電視及有線電視新聞部工作。2007年創辦亞洲圖片新聞社(EyePress Pressphoto Agency)。2015年8月18日在眾籌平台成功集資300萬港元,宣布成立香港首間國際新聞通訊社 FactWire,主打調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