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不知道年輕人生產力是升是降

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不停下滑,整體年輕人口薪酬中位數停滯不前。這兩個現象帶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年輕人生產力是否下降?另一個是,假如真有其事,原因是否部分年輕人醉心於一些不可能有成果的政治活動?
編按:讀者可參照閱讀雷鼎鳴〈年輕人生產力下降之謎〉
 
近兩星期,有兩個1993至2013年間的統計現象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一個是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不停下滑,另一個是整體年輕人口薪酬中位數停滯不前。這兩個現象帶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年輕人生產力是否下降?另一個是假如真有其事,原因是否部分年輕人醉心於一些不可能有成果的政治活動?
 
要明白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不停下滑這個統計現象,我認為最簡單的解釋是隨大學學位增加,大學畢業生良莠不齊愈來愈嚴重,這是容易理解的。但單憑這個統計現象,我不知道年輕人生產力是升是降。
 
要明白整體年輕人口薪酬中位數停滯不前這個統計現象,我認為最簡單的解釋是一般年輕人口生產力停滯不前。最簡單的解釋不一定對,但單憑這個統計現象,我亦不知道年輕人生產力是升是降。
 
兩個統計現象一起看如何?前輩雷鼎鳴教授的看法是,「學位增加」這個解釋有問題:「我用的數據並非大學畢業生的數據,而是整個20至24歲的年輕人口,有唸過或沒有唸過大學的都包括在內,不存在大學生質素較從前參差的問題。反而近年的年輕人口,有着更多人受過高等教育,平均而言,他們的生產力理應更高,但事實卻非如此,他們的薪酬停滯,增幅遠比不上別的年齡群組。」
 
上星期,我才指出過只分析大學畢業生數據的不足,當然樂見前輩分析整個年輕人口收入數據。但我認為至少有兩點值得商榷:(1)大學學位增加令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不停下滑,與整體年輕人口薪酬中位數停滯不前,可以是沒有抵觸的;(2)近年年輕人口中多人受過高等教育,有幾多呢?研究報告引用統計處數據,指20至24歲時擁有大學學歷比例由第二代(1969至1973年出生)的5.6%上升至第五代(1984至1988年出生)的23.3%。換句話,不同世代賺取薪酬中位數的那些年輕人,統統冇大學學歷並不出奇。
 

「鳩嗚」與不事生產有關?

 
要解釋以上兩個統計現象,我可以隨便多舉兩個行家接受但與生產力無關的假說。一個是學歷有信號作用,但信號作用會隨擁有學位的人數增加而轉弱,市場給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平均工資,幾年後工資會隨勞資雙方加深了解,而作出適當調整。另一個是新一代年輕人講求生活質素,少打刻板辛苦工。不用供養父母,甚至有父母經濟支援的年輕一代,願意減人工換取較有意義的工作、較短或有彈性的工時、或較舒適的工作環境等。
 
如何才可肯定年輕人在1993至2013年生產力下降?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鳩嗚」是2014年才出現的東西。你說「鳩嗚」係惹人生厭、破壞社會的活動,我明。問題是我真的不明至少20年前便開始出現的兩個統計現象,與部分年輕人近年「政治上腦」、不事生產有何關係。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