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疫情持續,各地出入境限制未解除,以往蓬勃的海外遊學團暫未能復現,為求讓學生能在出遊受限下仍能有機會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近期以Zoom等網上實時互動程式為主要媒介的線上遊學團遂蔚然成風。然而,當中難免出現一些爭議。
近日某所小學一個Zoom遊學團成為城中熱話,當中大眾的關注點都聚焦於價錢,質疑以線上方式進行遊學團和線上觀看視頻有何區別,需要支付的價格是否「食水深」;但若從教育角度看,則我們需要思考的重點,應是學校舉行這類線上遊學團時,此類活動的定位為何?它們的設計和學習成效如何?本文將以上述近日熱話作引子,對此加以討論。
解構線上遊學團的「迷思」
首先,針對引起熱議的小學線上遊學團,筆者在此想先為大家解構當中的「迷思」:坊間不少人都覺得只是虛擬的線上遊學團,卻索價每名學生750港元,實在過於昂貴。但其實若以每名學生每小時計算,其實每小時活動費用只是幾十元而已。這在教學活動而言可說是正常不過的價格,並不是問題所在。
因此,就着線上遊學團的議題,我們要探討的核心不應是價格,也不是其是線上抑或是實體遊學,而應是遊學本身作為一種教學活動,它的教育意義和定位在哪?這就需要回應以下3個問題:
- 線上遊學團有什麼教學目標?
- 線上遊學團應採取怎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導引學生在「遊」當中達到「學」呢?
- 線上遊學團的活動設計和流程能配合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嗎?
筆者以下將從下述兩個角度,進一步加以探討:
- 既然遊學團目的在於讓學生體驗和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那麼其活動設計能夠符合條件促進學生全球視野和跨文化適應力嗎?
- 從國內有關研學的觀念和政策規管角度,遊學應該符合什麼條件,才能具有教育意義和成效呢?
遊學能否和如何能達到培養跨文化適應力?
在近年全球視野教育興起下,不管是線上還是實體方式,遊學一向都被視為培養學生跨文化適應力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根據不少教育學者的理解,跨文化適應力即是學生對文化衝擊的調適能力,包括對多元文化的愛好、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尊重、觀察、傾聽、了解和關係建立等(Livermore, 2015;Merryfield, 1998, 2002;Taylor, 1996)。
按照此一理解,遊學的目標既然是要讓學生認識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那麼,幫助學生進入另一種文化,讓他們從中感受和體驗與其他文化的互動無疑是必須達至的任務。這便要求遊學能透過其活動設計和流程,幫助學生跳出自己原本的環境,進入到另一種文化情境中。
故此,根據筆者經驗、心得和參考相關文獻,提出以下3項,作為審視遊學是否和如何能達到培養學生跨文化適應力的條件:
- 真實:遊學應該安排真實的文化場景,即能夠讓學生與特定文化有關的歷史現場、社區和/或族裔群體親自接觸,從而幫助學生有助認識與當地文化相關的知識及其相關歷史發展,並提升其跨文化知識與理解;
- 相互交流:遊學應安排具備相互交流元素的體驗活動,特別是與當地人士溝通交流的活動,讓學生透過相互接觸,產生經驗上的相互交流與觸動,從而幫助學生產生感受,有助他們培養文化敏感度、尊重文化差異等特質;
- 從多元觀點進行檢視的意識:遊學應重視遊歷經驗的後續跟進,使學生整理過程並培養他們的觀點和意識,能夠從不同位置思考本身的經歷,最終達至自我省思,從而有助學生增進檢視多元觀點及進行系統分析的能力,並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責任。
遊學過程作為教學活動,本身便應該具備以上條件,幫助學生於真實的情境中接觸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從而培養其跨文化適應力。
過往遊學經常被詬病只遊不學,學生在過程中往往只顧着遊玩,而沒有投入到學習中。這不只是線上遊學團,實體遊學團同樣有這樣的問題。故此,我們去審視線上遊學團,重點應是其活動內容、策略和進行方式是否達至教學目標,而非線上或實體與否。因為遊學團本身具有的問題,並不是只要親身到達某個地方,便能解決,而是需要用心的設計和安排,才能達到效果。
遊與學是衝突還是可相容呢?
另一方面,在遊學團於香港學校盛行之時,在中國內地,卻有將此轉化為「研學旅行」的趨勢,且不單是構想和教學方法上的推動和實踐,更有政策層面的規範和原則制定。
例如國家旅遊局於2016年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便指出「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爲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爲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爲教學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可按照主題和考察點分為知識科普型、自然觀賞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文化康樂型等六大類。
該規範也規定研學活動除了作為主辦方的學校等機構外,承辦和協辦的機構需安排研學導師,即「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具體制定或實施研學旅行教育方案,指導學生開展各類體驗活動的專業人員。」而研學旅行活動的目的應在於「寓教於游,着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而承辦方和主辦方應該圍繞學校相關教育目標,共同制定研學旅行教育服務計劃,明確教育活動目標和內容。
其後,國家教育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11個部門亦於同年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並針對研學旅行的問題,提出幾項意見,包括:
- 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
- 加强研學旅行基地建設
- 規範研學旅行組織管理
- 健全經費籌措機制
- 建立安全責任體系
當中重點提出研學旅行的基本原則為:
- 教育性原則: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 實踐性原則: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瞭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國家教育部及後在2017年公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研學旅行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是在高中階段,更是重要的價值體認活動之一。綱要中亦列明考察探究是研學旅行應採取的主要方式,當中包括以下元素:
- 通過實地觀察和訪談等,獲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和勇於探究的精神
- 獲取證據
- 提出解釋或觀念
- 交流、評價探究成果
- 反思和改進
上述內地研學旅行構想的興起及相關政策規管的出現,正是基於一直以來對遊學的疑問:旅和學是否不能並存?還是能相容甚至相輔相成?正如《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所指出的,「一些地區在推進研學旅行工作過程中,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制約了研學旅行有效開展。」很多遊學活動都被認為缺乏學習成效和基礎,作為教學活動並不適切。
而從以上內地研學旅行的構想和規管看,我們卻可見,旅和學是能夠做到相輔相成的,但能夠達到此點的,可能並不是一直以來的商業運作模式,而要尋索其他可行的方式。
結語:一點對遊學規範的芻議
從內地研學旅行的構想和政策回看香港,中國內地已就遊學進行了相關的政策制定和規範,香港在此方面卻是付之闕如。筆者認為,政府不妨可參考內地的經驗,讓有關部門加強在此方面的角色和作用。例如教育局可為遊學的目的、安排、涉及各方的角色和權責等制定原則和規範;教育局亦可嘗試與旅遊發展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等進行跨部門協作,改進有關遊學的配套、支援和規管,從而優化現時遊學團的素質。
此外,既然遊學團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力,教育局也應提供資源和支援,為負責安排和統籌相關活動的教師提供培訓。這既能提升教師個人的相關知識和技巧,也有助他們與服務商協調和溝通時,能根據自身的教育專業標準和判斷,確保遊學團作為教學活動的教育定位、質素和學習成效。
行文至此,筆者想借用內地研學的觀念,與各位思考:遊與學能不能相融?這並不是實體或線上的問題,更不應是價錢的問題,而是遊學此類活動本身的教育意義和價值的問題。要讓遊學從單純的遊歷玩樂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研學,需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並按此精心設計和安排活動內容和過程,讓學生投入學習,收穫成果。這樣才能令一段遊歷的過程不致浪費,而成為具內涵和持續性的探索旅程。
參考資料:
- 國家旅遊局 (2016)。《研學旅行服務規範》。
- 國家教育部等 (2016)。《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 國家教育部 (2017)。《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 Bacon, N.A. & Kischner, G. A. (2002). Shaping Global Classrooms. Education Leadership,60 (2): 48-51.
- Livermore, David (2015). Leading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 The Real Secret to Success (2nd Ed.). New York: AMACOM.
- Merryfield, M. M. (1998). Pedagogy for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2): 342–379.
- Merryfield, M. M. (2002). The difference a global education can mak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0(2): 18-21.
-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2015). P21 Framework Definitions.
- PISA (15th May 2016). OECD proposes new approach to assess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issues and attitudes towar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nce.
- OECD (2016). 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pisa/aboutpisa/Global-competency-for-an-inclusive-world.pdf
- OECD (2020). Are Students Ready to Thrive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 OECD (2018). PISA 2018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
- Taylor, H. E. (1996).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glob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 UNESCO (2009). Investing i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 Paris: 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