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遊學爭議:旅遊與學習能不能相容呢?

要讓遊學從單純的遊歷玩樂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研學,需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並按此精心設計和安排活動內容和過程,讓學生投入學習,收穫成果。

隨着疫情持續,各地出入境限制未解除,以往蓬勃的海外遊學團暫未能復現,為求讓學生能在出遊受限下仍能有機會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近期以Zoom等網上實時互動程式為主要媒介的線上遊學團遂蔚然成風。然而,當中難免出現一些爭議。

近日某所小學一個Zoom遊學團成為城中熱話,當中大眾的關注點都聚焦於價錢,質疑以線上方式進行遊學團和線上觀看視頻有何區別,需要支付的價格是否「食水深」;但若從教育角度看,則我們需要思考的重點,應是學校舉行這類線上遊學團時,此類活動的定位為何?它們的設計和學習成效如何?本文將以上述近日熱話作引子,對此加以討論。

解構線上遊學團的「迷思」

首先,針對引起熱議的小學線上遊學團,筆者在此想先為大家解構當中的「迷思」:坊間不少人都覺得只是虛擬的線上遊學團,卻索價每名學生750港元,實在過於昂貴。但其實若以每名學生每小時計算,其實每小時活動費用只是幾十元而已。這在教學活動而言可說是正常不過的價格,並不是問題所在。

因此,就着線上遊學團的議題,我們要探討的核心不應是價格,也不是其是線上抑或是實體遊學,而應是遊學本身作為一種教學活動,它的教育意義和定位在哪?這就需要回應以下3個問題:

  1. 線上遊學團有什麼教學目標?
  2. 線上遊學團應採取怎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導引學生在「遊」當中達到「學」呢?
  3. 線上遊學團的活動設計和流程能配合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嗎?

筆者以下將從下述兩個角度,進一步加以探討:

  1. 既然遊學團目的在於讓學生體驗和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那麼其活動設計能夠符合條件促進學生全球視野和跨文化適應力嗎?
  2. 從國內有關研學的觀念和政策規管角度,遊學應該符合什麼條件,才能具有教育意義和成效呢?

遊學能否和如何能達到培養跨文化適應力?

在近年全球視野教育興起下,不管是線上還是實體方式,遊學一向都被視為培養學生跨文化適應力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根據不少教育學者的理解,跨文化適應力即是學生對文化衝擊的調適能力,包括對多元文化的愛好、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尊重、觀察、傾聽、了解和關係建立等(Livermore, 2015;Merryfield, 1998, 2002;Taylor, 1996)。

按照此一理解,遊學的目標既然是要讓學生認識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那麼,幫助學生進入另一種文化,讓他們從中感受和體驗與其他文化的互動無疑是必須達至的任務。這便要求遊學能透過其活動設計和流程,幫助學生跳出自己原本的環境,進入到另一種文化情境中。

遊學作為教學活動,應幫助學生於真實情境中接觸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從而培養跨文化適應力。(Shutterstock)
遊學作為教學活動,應幫助學生於真實情境中接觸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從而培養跨文化適應力。(Shutterstock)

故此,根據筆者經驗、心得和參考相關文獻,提出以下3項,作為審視遊學是否和如何能達到培養學生跨文化適應力的條件:

  • 真實:遊學應該安排真實的文化場景,即能夠讓學生與特定文化有關的歷史現場、社區和/或族裔群體親自接觸,從而幫助學生有助認識與當地文化相關的知識及其相關歷史發展,並提升其跨文化知識與理解;
  • 相互交流:遊學應安排具備相互交流元素的體驗活動,特別是與當地人士溝通交流的活動,讓學生透過相互接觸,產生經驗上的相互交流與觸動,從而幫助學生產生感受,有助他們培養文化敏感度、尊重文化差異等特質;
  • 從多元觀點進行檢視的意識:遊學應重視遊歷經驗的後續跟進,使學生整理過程並培養他們的觀點和意識,能夠從不同位置思考本身的經歷,最終達至自我省思,從而有助學生增進檢視多元觀點及進行系統分析的能力,並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責任。

遊學過程作為教學活動,本身便應該具備以上條件,幫助學生於真實的情境中接觸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從而培養其跨文化適應力。

過往遊學經常被詬病只遊不學,學生在過程中往往只顧着遊玩,而沒有投入到學習中。這不只是線上遊學團,實體遊學團同樣有這樣的問題。故此,我們去審視線上遊學團,重點應是其活動內容、策略和進行方式是否達至教學目標,而非線上或實體與否。因為遊學團本身具有的問題,並不是只要親身到達某個地方,便能解決,而是需要用心的設計和安排,才能達到效果。

遊與學是衝突還是可相容呢?

另一方面,在遊學團於香港學校盛行之時,在中國內地,卻有將此轉化為「研學旅行」的趨勢,且不單是構想和教學方法上的推動和實踐,更有政策層面的規範和原則制定。

例如國家旅遊局於2016年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便指出「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爲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爲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爲教學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可按照主題和考察點分為知識科普型、自然觀賞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文化康樂型等六大類。

該規範也規定研學活動除了作為主辦方的學校等機構外,承辦和協辦的機構需安排研學導師,即「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具體制定或實施研學旅行教育方案,指導學生開展各類體驗活動的專業人員。」而研學旅行活動的目的應在於「寓教於游,着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而承辦方和主辦方應該圍繞學校相關教育目標,共同制定研學旅行教育服務計劃,明確教育活動目標和內容。

其後,國家教育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11個部門亦於同年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並針對研學旅行的問題,提出幾項意見,包括:

  1. 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
  2. 加强研學旅行基地建設
  3. 規範研學旅行組織管理
  4. 健全經費籌措機制
  5. 建立安全責任體系

當中重點提出研學旅行的基本原則為:

  • 教育性原則: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 實踐性原則: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瞭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爲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爲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爲教學目的,是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Shutterstock)
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爲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爲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爲教學目的,是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Shutterstock)

國家教育部及後在2017年公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研學旅行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是在高中階段,更是重要的價值體認活動之一。綱要中亦列明考察探究是研學旅行應採取的主要方式,當中包括以下元素:

  • 通過實地觀察和訪談等,獲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和勇於探究的精神
  • 獲取證據
  • 提出解釋或觀念
  • 交流、評價探究成果
  • 反思和改進

上述內地研學旅行構想的興起及相關政策規管的出現,正是基於一直以來對遊學的疑問:旅和學是否不能並存?還是能相容甚至相輔相成?正如《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所指出的,「一些地區在推進研學旅行工作過程中,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制約了研學旅行有效開展。」很多遊學活動都被認為缺乏學習成效和基礎,作為教學活動並不適切。

而從以上內地研學旅行的構想和規管看,我們卻可見,旅和學是能夠做到相輔相成的,但能夠達到此點的,可能並不是一直以來的商業運作模式,而要尋索其他可行的方式。

結語:一點對遊學規範的芻議

從內地研學旅行的構想和政策回看香港,中國內地已就遊學進行了相關的政策制定和規範,香港在此方面卻是付之闕如。筆者認為,政府不妨可參考內地的經驗,讓有關部門加強在此方面的角色和作用。例如教育局可為遊學的目的、安排、涉及各方的角色和權責等制定原則和規範;教育局亦可嘗試與旅遊發展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等進行跨部門協作,改進有關遊學的配套、支援和規管,從而優化現時遊學團的素質。

此外,既然遊學團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力,教育局也應提供資源和支援,為負責安排和統籌相關活動的教師提供培訓。這既能提升教師個人的相關知識和技巧,也有助他們與服務商協調和溝通時,能根據自身的教育專業標準和判斷,確保遊學團作為教學活動的教育定位、質素和學習成效。

行文至此,筆者想借用內地研學的觀念,與各位思考:遊與學能不能相融?這並不是實體或線上的問題,更不應是價錢的問題,而是遊學此類活動本身的教育意義和價值的問題。要讓遊學從單純的遊歷玩樂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研學,需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並按此精心設計和安排活動內容和過程,讓學生投入學習,收穫成果。這樣才能令一段遊歷的過程不致浪費,而成為具內涵和持續性的探索旅程。


參考資料:

  1. 國家旅遊局 (2016)。《研學旅行服務規範》
  2. 國家教育部等 (2016)。《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3. 國家教育部 (2017)。《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4. Bacon, N.A. & Kischner, G. A. (2002). Shaping Global Classrooms. Education Leadership,60 (2): 48-51.
  5. Livermore, David (2015). Leading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 The Real Secret to Success (2nd Ed.). New York: AMACOM.
  6. Merryfield, M. M. (1998). Pedagogy for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2): 342–379.
  7. Merryfield, M. M. (2002). The difference a global education can mak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0(2): 18-21.
  8.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2015). P21 Framework Definitions.
  9. PISA (15th May 2016). OECD proposes new approach to assess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issues and attitudes towar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nce.
  10. OECD (2016). 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pisa/aboutpisa/Global-competency-for-an-inclusive-world.pdf 
  11. OECD (2020). Are Students Ready to Thrive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12. OECD (2018). PISA 2018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
  13. Taylor, H. E. (1996).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glob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14. UNESCO (2009). Investing i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 Paris: UNESCO.

曾家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