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劉智鵬:發展新界土地 地積比率應放寬〉
上文談到,劉智鵬教授倡議特區政府放寬新界土地發展的地積比率(Plot Ratio),以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他也倡議改革中學文憑試課程,以騰出課時讓學生學習中西史,以便從前人的經驗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新九龍」劃界 市區土地大增
劉智鵬指出,1937年,港英政府刊出「新九龍」的圖則,劃定了「新九龍」的範圍,涉及界限街以北一大片新界土地,由東到西包括現在的鯉魚門、茶果嶺、觀塘、牛頭角、牛池灣、九龍城、九龍塘、深水埗、荔枝角,南至界限街,北至獅子山腳下,面積達3000公頃。
「新九龍」出台之後,這片原屬新界的「租借」土地,一夜之間變成九龍市區的延伸部分,用了市區發展的方式發展新界土地,這一招儘管屬於「巧立名目」,但卻非常有效地為香港增闢了大量土地,面積比原來的九龍多出數倍。根據近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新九龍」地住了大約150萬人。
劉智鵬說,歷史學者的基本訓練是探索問題根源,基於理據作出分析,總結成為結論,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他認為,為香港的土地問題謀出路,需要理性、有據、持平的精神。
教中史趣味不足 DSE為難考生
另一個需要理性、有據、持平地解決的,是學校如何教中國歷史科的問題。「幾年前我被邀請參加修訂小學常識科,主要是為小學課程加入中國歷史和香港歷史的元素,因此現在小學生也會認識一些中國歷史和香港歷史。」劉智鵬說:「當然這並不足夠,因此自去年起,中國歷史納入了初中必修科,同時,希望修讀中國歷史的高中學生增加。教育局今年又推出全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通識科改革後,騰出的課時可否吸引更多高中生修讀中國歷史,甚至將來成為必修科?我覺得這是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劉智鵬指出,上述只是課程上的安排,「今天中學中國歷史科,無論是課程、教學方法或是考評的設計和安排,都需要審視和重整。最主要的原因,是整個歷史科在整個中學教學過程中,都欠缺了『趣味』二字,反而在大學教中國歷史課,修讀的學生更開心,因為所學的跟中學完全不同。因此,中學歷史科從課程設計、課本編寫,以及考評方式,都有很大的修訂空間。」
劉智鵬又批評中學文憑試(DSE)中國歷史科的試卷,「實在是為難考生」。他說:「三年高中的中國歷史科,不是要考學生記憶力」,又指中國歷史的「治、亂、興、衰」是很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國歷史科經常有「西漢興盛的原因」或「西漢覆亡的原因」這類題目,但這樣大的問題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總結」的,那不是開玩笑嗎?改朝換代,一定有「荒淫無道」的皇上、天災人禍,加上大反派「宦官、外戚、藩鎮」。不同朝代的「覆亡原因」,只要把這些「重要元素」進行不同排列,便是「答案」,完全沒有意思。
因此,劉智鵬倡議,中國歷史科要盡量少講政治史,「正如我們生活在今天的香港,有多少人能夠說清楚香港的地方行政呢?學校的老師卻要講授兩漢的中央及地方政制,什麼西漢的郡、縣二級制、東漢的州、郡、縣三級制,說說可以,真正懂得這是什麼一回事嗎」?
他奉勸不要再教一些「自己都不懂」的歷史,不必要求學生記住這些他們不會懂的知識。
考古新發現 顛覆前人觀點
劉智鵬認為,中學歷史科的史觀深受前輩史學家「救國救民」,擔心中華民族「花果飄零」的思想影響,當時在抗日的大背景下,「主戰」當然比「主和」顯得正氣凜然,問題是20世紀以來,考古的發現已經修正了許多前人的觀點,至於對近代史的解讀,更是千變萬化。
他舉例說,宋遼「澶淵之盟」,傳統的解讀每多負面,甚至有些老師認為是「國耻」,然而,劉智鵬認為,「宋真宗實際上是一個偉大的外交家」,原因是「澶淵之盟」前,北宋與遼國已交戰數十年,每年光是布防就得花費數千萬銀元,一旦開戰,開支更難估量。現在只是給每年給遼國「歲幣」10萬銀元、絹20萬匹(遼人也會用來賣錢),就能夠維持和平數十年,而且遼人也會來宋國購物消費,難道不是「除笨有精」?兩宋共享國祚319年,比西漢和唐代更長,當中自有其道理。
清朝國運 太平軍是催命符
再說中國近代史,劉智鵬指出,清朝的國運,早在太平天國時期(道光至同治年間)已現敗象。太平天國沒法用傳統的「八旗」軍事力量解決,唯有起用湘、淮地方武裝,「曾胡左李」打出名堂,加上列強侵華,中央財政一路向下,地方以「收陀地」方式養兵。甲午戰爭後練「新軍」,「小站練兵」練成了唐代藩鎮割據的模樣,各地擁兵自重,埋下日後軍閥割據的種子,而辛亥革命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總之,「中央與地方要有一個平衡,地方永遠要處於中央之下,否則一定出事。」
因此,「講歷史一定要講邏輯、講理性、講證據」。為了增加中國歷史科的趣味,劉智鵬建議改革中學文憑試課程,讓學生能夠騰出更多課時學習中西史;學校最好能夠恢復學生在學生手冊填寫籍貫欄,認為知道自己的家鄉、自己的根,對學生很重要。
劉智鵬發表的政網短片也指出,香港許多社會問題,根源都是我們缺乏歷史教育的平台,年輕人無法從前人的經驗,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認為香港的年輕人,必須在歷史教育的平台上,學習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知道如何做人做事,貢獻社會。他說:「歷史教育可以幫助我們,在歷史中提煉明天。」
其他參選人資料,請詳見此網頁: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劉智鵬參選立法會談政綱(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