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上手」的陷阱

投資方法五花八門,難説誰是王道正宗,有道「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也偶有「贏得成績但過程(理據)卻錯得離譜」。

近日一個投資比賽的冠軍股手,被問到如何制勝時答道數據容易上手。美國神秘的量化基金,其隱世的超級巨星雖然也是憑「爬抓」數據訊息而致富,但那是否例外,見人見智。

從事私募投資多年,深明跑數艱難,當中苦多樂少,但由於已經沉浸經年,已忘初心,倒是近日參加老友給將畢業的學生搞的一個投資比賽,恍如從遇舊我。

時下莘莘學子在「疫」境中、在鏡頭前上課快兩年,似自學多於返學,不少以往覺得理所當然的學習場景,與老師助教當面對質,現在難以實現,似有所失。難得的是,當日的學生,有不少意外的表現。

也許,主動參加這等高壓比賽者,願意放棄網飛Youtube、捨得丟低絕地求生,就已説明在其意志中具有延遲消費的自控力。這態度,在今日社交媒體泛濫、平台在「無王管」下任意使用流量足跡以刺激各種慾望的擺布下,來得不易。

而這經歷,對我也有一個啟發。

技術性擊倒對手

多年來我一直不明白在投資市場上,為何有許多人喜歡用「技術分析」來做揾食的「架生」。自從入行後,我們炒股票和投項目,都要對投資標的有基礎分析。在下除正正經經地抓起公司年報、行業分析和券商報告外,也八卦地讀到甚至去上技術分析的課。不少大型外資券商或交易室,也僱有技術分析員或以之為本的交易盤。當然,市面上更多是在坊間發表「頭肩底」等的圖表和走勢的分析。

近來,美國有間基金公司,業績可能是近20年最好,有指能打敗巴菲特,其套路是量化投資,大致上就是走勢分析,當中要訣是以令人難以想像般強大的數據「爬」處能力,從不限於資本市場上的各種指標、走勢和型態裏,找出入市或出走的訊號,再以數式指令,閃電和大量的落盤,每個交易都能掙取微利,集腋成裘。

公司的基金經理,都是物理學家、數學家或電腦工程博士等非一般的金融才俊。有機構投資人在考察時,問團隊其中一位頂級聖手道:「你們是怎樣賺錢的?」回答:「……咱們有訊號……訊號有時會叫買佳士拿(Chrysler),有時就相反……」登時一室鴉雀無聲、各人面面相覷──佳士拿在1998年就賣盤給德國奔馳,之後數度易手,其股票早已消失。

會抓老鼠的黑貓白貓

投資方法五花八門,難説誰是王道正宗,有道「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也偶有「贏得成績但過程(理據)卻錯得離譜」。而上述美國基金事後亦接到該機構投資者打到賬上的投資本金。

不過,用技術分析能玩到如此出神入化的,也許只此一家。全球有上市的資産管理公司,包括兩家同源的黑色巨石、「野蠻人」的老祖宗等,都不是以之作為主打基金産品。

文首提及的投資比賽,倒真給我上了一課。跑贏的參賽者,當評判團問作為會計系學生,為何放棄自家武功、不用公司的財務分析,沒有利用其看懂財表的優勢,反而跑去用走勢分析、以圖表點線作為訊號?與舊我有點相似的學生,尷尬地説:「啱……因為基礎分析挺花時間,而技術分析就……like……容易入手,一看就明,一明就用……」

(以上基金的故事,參考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 How Jim Simons Launched the Quant Revolution。)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