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2:05: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鄭永年認同擱置爭議 共同開發南海

鄭永年建議,中國在南海不應過度關注軍事、地緣政治等問題,而應更關切經濟問題,通過在南海、湄公河建設開放型經濟圈。中國也應與東盟建立開放包容、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多邊關係,聚焦解決區域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指出,目前的《國際海洋法》是歐洲18世紀以來的產物,建立在絕對主權概念上。他引述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指這裏面其實已包含對主權的新解釋。

重提鄧小平主張 倡所有權使用權分開

鄭永年認為,國際法對解決南海問題至關重要,他呼籲中國應在主權問題的權利方面進行創新,包括探討讓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對分立,同時不應糾纏法律細節,避免挑起太多解決不了的政治性問題。

鄭永年9日(周二)早上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的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上發表以上看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鄭永年9日在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的「全球海洋治理的機遇與挑戰」分論壇上,以視像形式發言。他表示,目前的《國際海洋法》是歐洲18世紀以來的產物,建立在絕對主權概念上。

他引述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指這裏面其實已包含對主權的新解釋,並設問:「我們能不能在主權問題上在權利方面有所創新呢……這個所有權能不能跟使用權相對分立開來呢?」

籲勿糾纏法律細節 大國應有新思維

鄭永年認為,中國作為大國可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我們能不能有一點新的思維?如果老是糾纏在法律細節裏面,我個人不認為南海問題能得到解決。」

他同時指出,南海問題的解決仍繞不開美國。他並以「一帶一路」分析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指美國目前從阿富汗撤軍後,鼓勵中國向西發展「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繼續成為一個陸地國家,同時華盛頓將精力放在南海,以封殺中國成為海洋強權。

他說:「南海被封殺的話,中國永遠甭想成為一個海洋大國……正因為南海對中國的重要性,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其實跟美國也沒有很多妥協餘地。」

儘管如此,鄭永年認為,中國在解決南海問題時,毋須「老盯着美國」(作出反應),中美也不會為「幾個島礁」在南海開戰。

他對該區域可能發生代理人戰爭表示警惕,「有些國家要拼命邀請美國進來干預亞洲事務,這也是很危險的,很容易造成東南亞有些國家成為美國的代理人……代理人戰爭最後犧牲的還是代理人本身,中國跟東南亞國家還是要說清楚這一點」。

倡與東盟合作 建開放型南海經濟圈

鄭永年也建議中國在南海不應過度關注軍事、地緣政治等問題,而應更關切經濟問題,通過在南海、湄公河建設開放型經濟圈。中國也應與東盟建立開放包容、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多邊關係,聚焦解決區域問題。

鄭永年重申,中國的強項是自由貿易,應作為世界最大單一市場搞單邊開放,同時避免與美國進行軍事競賽,進而讓東盟國家陷入困境。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