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綠色前景──區域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有對接國際的優勢,可以更加透明、更有效監管的符合國際標準的運作方式,作為東、西方碳交易市場的交流角色。

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社交距離、在家工作或上課的新日常,人們減少出外、不能旅行,有些工廠亦因此停工,有報道指,全球的碳排放量在疫情下有所減少,減幅是比起自1900年來包括二戰時期內的任何時期都要大。

然而,碳排放的問題像雪球一般愈滾愈大,帶來的短期及長期影響並不會因疫情而有顯著的放緩,事實上,在2020年,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創下300萬年來的歷史性新高,達至410ppm的水平。

IPCC:人類生存紅色警報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年8月發表的報告指出,「這是一個對人類的紅色警告」(code red for humanity),肯定了人類活動正在以「前所未有」及「不可逆轉」的方式,為地球氣候帶來改變。

報告亦指,90年代至今的全球冰川融化及北極冰減少是「非常可能」(very likely)受人類影響,及「基本確定」(virtually certain)自50年代以來,熱浪等極端天氣變得頻繁及強烈,寒冷氣候的頻率亦減少的情況,未來更可能發生更多的「史無前例、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的極端事件,2050年前北極在9月甚至會出現至少一次全部冰雪融化,情況令人憂慮。

有包括馬爾代夫等48個成員國的易受氣候影響脆弱國家論壇(Climate Vulnerable Forum)回應指,全球若不採取行動,她們將被推至「滅絕邊緣」。

2050年前,北極或在9月出現至少一次全部冰雪融化。(Shutterstock)
2050年前,北極或在9月出現至少一次全部冰雪融化。(Shutterstock)

全球緊急任務:碳中和  對綠色經濟前景有何影響?

國際能源署(IEA)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如全球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先進經濟體就必須在2045年達至淨零排放,並在2050年達至負排放,即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以抵銷其他經濟體的排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09年首度提出綠色經濟,提倡可持續發展方式的經濟,鼓勵以符合環保原則營運企業,考慮社會公平、環境成本等因素,在賺取營利的同時,既可幫助改善民生議題,亦不損害大自然。

各種人類活動都會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即碳排放,《京都議定書》為促進全球減少碳排放,提倡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量單位的「碳交易」(Carbon Trading)市場機制,政府將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以排放配額(即碳排放權)的形式分配給企業,企業可在市場購買或自由出售排放配額,推動企業節省能源、減少碳排放。目前世界各地有至少17個碳交易市場,所覆蓋地區的GDP總量更佔全球40%。

中美兩大經濟體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少不免要互相合作,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有對接國際的優勢,可以更加透明、更有效監管的符合國際標準的運作方式,作為東、西方碳交易市場的交流角色,未來有望成為區域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為本地企業提供更多發展綠色經濟的機遇。

余遠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