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卦(火山旅)──山上發生山火,火勢逐草而行

旅卦《大象傳》辭,給予什麼政治上的啟示呢?它說:「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旅卦的上卦是「離」,「離」是火,是光明,代表足夠精明來處理刑獄;下卦是「艮」,「艮」是山,是靜止,內裏靜止,反映慎重態度。

分說五十六:旅卦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旅卦由離卦和艮卦組成,上「離」下「艮」,「離」為火,「艮」為山,故此說「火山,旅」。

「旅」的本義是軍旅。現在楷書的「旅」字仍很大程度保存了古字形,作為主要部件的「㫃」是一面軍旗,金文寫成

。另一部件便是兩個「人」字的變形,可以說現在的「旅」字字形可直接聯繫上甲骨文的字形
。金文的字形更為形象,軍旗下可以寫一個「人」至三個「人」,有些字形更有戰車,如寫成
,軍旅的意思明白不過。後來由「軍旅」衍生出「行旅」的意思。這卦由初六至九四四個爻辭中的「旅」字,都是「行旅」的意思,在上九,甚至出現「旅人」一詞,所以卦名的「旅」,是「行旅」的意思,而不是「軍旅」的意思。

「離」和「艮」(火和山),為什麼能會出「旅」的意思來呢?「旅行」、「旅客」在一個地方上不會久留。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侯行果,唐代易學家)說:「火在山上,勢非長久,旅之象也。」原來「火、山」和「旅」的相似點便在「勢非長久」上。孔穎達說得更清楚。他說:「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勢不久留,故為旅象。」我們把「離」和「艮」,聯想成一次山火,便不難明白了。山火的起火點本在一處,但火勢蔓延,由一處燒至另一處,而原來有火的地方,因草木已燒盡,火勢便自然弱下來,這便是孔穎達所說的「逐草而行,勢不久留」。人在旅途,勢不久留,便像山火勢不久留,因此「火」和「山」便會出「旅」義,《大象傳》說「山上有火,旅」。

旅卦在政治上的啟示

旅卦《大象傳》辭,給予什麼政治上的啟示呢?它說:「明慎用刑而不留獄」。賁卦也是談到處理刑獄的。賁卦談到的是「不敢折獄」,即才具不足,不要從事判斷刑獄的事。這個旅卦,則是才具足了,可折獄了,但亦有需要警剔的地方。楊萬里有一段話說得很透闢:「刑不明則冤,故欲明;過明則察,故欲謹;過謹則滯,故欲不留。」(《誠齋易傳》)處理刑獄,不夠精明,便易有冤獄,因此要精明;太過精明,便易陷於苛察,所以要謹慎;過度謹慎,便易優柔不斷,因此要立即斷獄並執行。旅卦的上卦是「離」,「離」是火,是光明,代表足夠精明來處理刑獄;下卦是「艮」,「艮」是山,是靜止,內裏靜止,反映一種不毛躁的慎重態度;上下卦合起來看,是「山上有火」,山上的火,特點是「勢不久留」,因此帶出「不留獄」的意思。

孔穎達把「不留獄」,解作「不稽留獄訟」(《周易正義‧疏》)。稽留獄訟,可能不是過度謹慎,而是一種手段。例如有某些人,利用司法程序,把一件官司經年累月的拖着,把與訟人折磨至半死不活。如果當權者用到這種手法,便和旅卦《大象傳》辭的教導,背道而馳了。程頤說:「獄者,不得已而設,民有罪而入,豈可留滯淹久也。 」(程頤《伊川易傳》)

布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