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10月4日的一次講話中表示,與其繼續說中美脫鈎(de-coupling),人們不如開始思考中美之間的再掛鈎(re-coupling),她的言下之意即是所謂的脫鈎已經(或應該)成為過去,或者說脫鈎已經失去了意義。
她的言論是否準確?再掛鈎是否真的發生?如果是的話,它將會如何發生呢?而它對於商業的啟示又將是什麼呢?
美國公司成群結隊離開中國?
一般人認為,特朗普政府實施的一系列對華干預措施,是造成中美兩國在經濟、貿易和科技方面脫鈎的重要原因。這些措施包括將華為、商湯科技和海康威視等一系列中國科技公司列入他們的「實體名單」,限制着這些公司在美國開展業務。
此外,他們還計劃開展「清潔網絡」行動,該計劃目的在於排除中國企業和它們的科技存在於美國通訊網絡之中,同時亦嘗試限制TikTok、微信和小米等一些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在2020年初中國新冠疫情爆發的高峰期間,不少人預計大量外國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將成群結隊地離開中國。這些人將這種他們預測的現象稱為「去中國化」。
讓我們來審視一下從那時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據《金融時報》近期報道,流入中國的資金創下歷史新高。累計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10年的5870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9萬億美元。儘管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在去年下降了35%至1萬億美元,但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仍然有所增加,從1410億美元增加到1490億美元。
在中美雙邊貿易方面,2020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630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6.4%。這個數字在2021年前六個月達到了3410億美元,同比增長45.7%。
上海美國商會在今年9月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125家在中國有製造業務的企業之中,有72%的企業表示他們沒有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任何生產遷出中國。
另外,加州大學爾灣(Irvine)分校的Samantha Vertherms教授和堪薩斯大學的張嘉琨教授發現,中美貿易戰並沒有促使大量美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而從2020年流入中國的FDI創紀錄的行為表明,兩國之間的生意仍然「深度融合」。他們寫道:「只有政客和『專家』們將脫鈎看得比事實更為重要。我們幾乎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美國(的跨國公司)因為愛國而在大國競爭中放棄中國。」
全新的全球秩序正在出現
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之前,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人類正在進入一個由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先進網絡技術所共同搭建出的萬物互聯時代。世界各國、多邊機構、企業和個人也都普遍認為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然而,隨着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不斷採取的貿易、經濟、科技和企業層面上的措施,以及隨後爆發的新冠疫情,這一局面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令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差異愈發突顯。在這一背景下,不同行業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應對這些變化。
儘管美國限制華為參與其國內5G通訊網絡的建設,但美國科技公司仍然可以與華為合作開展有關國際5G標準的製定。
對於半導體行業而言,因其所需的巨大資源投入和不確定性,在過去30年間,它的發展是基於全球分工所構建的,但現在正在受到地緣政治和各個國家政策的影響和制約,以致其全球格局正在產生巨大的變化。中美兩國都在努力提高自己在半導體價值鏈中的競爭力,因此,如台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等主要廠商均開始在本國以外建造新的工廠。而由於全球格局的快速變化,關鍵零部件生產商亦在尋找新的應對策略。
對於有跨國業務的汽車廠商而言,隨着中美兩國在建設的智能基礎設施的速度、強度和複雜程度方面的有所不同,一個「一個世界,兩個系統」(一個以中國為中心,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新全球秩序正在產生,並正在對於愈來愈多的配備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互聯車輛的設計和商業模式產生愈來愈大的影響。
全球化本質正發生重大變化
然而,一些行業在某種程度上,全球化可能會更加擴大。以農業和食品行業為例,隨着中國的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人們對於食物的營養要求愈來愈多和愈來愈高,而其中部分需求則必須通過國外(全球)採購來滿足。
全球化在過去30年極大地重塑了世界的同時,其基本性質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約30年前開始的全球化時代(我們稱之為「全球化1.0」),西方國家是主要的需求中心,而中國則是許多產品的主要供應方。儘管這一趨勢在全球化的下一階段(「全球化2.0」)仍在繼續,但中國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和不斷提升的商業能力,將會讓它成為一個新的需求中心。
因此中國正在形成以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這也符合其新的經濟政策。同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區域貿易協定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名義上的「內循環」經濟。
同時,一部分製造業在某種程度亦很可能會回流到美國去(或直接在美國建立),相當程度的某些產品的供應鏈區域化或本地化亦可能會發生。
中美之間不存在簡單的脫鈎
那麼,中美之間會發生脫鈎嗎?
只要美國繼續對一些中國科技公司實施制裁,某種程度的脫鈎就會繼續發生。
數據安全愈來愈被視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因此,美國和中國會要求在各自司法管轄區運營的企業遵守其相關法規,從數據存儲和使用方面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脫鈎。此外,兩國的數字基建建設的強度和複雜程度將會形成較大的差異,這意味着公司們將不得不在中美兩地採取不同的數據策略。
然而,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全球化的新時代,美國和中國將在其中發揮極為關鍵的作用。這將會導致中美會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合作,但在另外一些特定情況下進行競爭。
隨着人類尋求更多的互聯互通,脫鈎不會完全符合這一趨勢。事實上,在很多方面,中美從來就沒有真正地脫過鈎,所以沒有任何再掛鈎的必要。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卻確實發生了脫鈎或部分脫鈎,正如戴琪女士所言,也許現在是再掛鈎的時候了。
在這個越發日益互聯的世界中,簡單的脫鈎概念並沒有太大意義,也不會發生。放眼未來,中美兩國關係將會變得更加錯綜複雜,能夠達成雙贏的合作將是最好的結局。
原刊於《中國日報》,本社獲作者翻譯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