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原汁原味《梁祝》

擔任獨奏的樂團首席張重雪曾多次演《梁祝》,但不擴音的演奏,感覺完全不一樣。

《梁山伯與祝英台》自上世紀50年代末以小提琴協奏曲形式在上海首演以來,成為票房靈藥,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作品成功從浙江戲曲越劇移植到西洋樂器,小提琴擁有音箱的優勢,穿透力強,樂隊全奏時獨奏琴音清晰可聽。然而當獨奏樂器轉為高胡,以板膜震動而發出的聲響,往往敵不過樂隊聲音,因此獨奏樂器往往需要擴音,以增加音量。

環保胡琴  不失基本音色

9月25日香港中樂團在大會堂以不擴音演出《梁祝》,可能是一項紀錄。獨奏棄用擴音,但又不被樂隊蓋過,主要原因是由樂團研發的環保胡琴,以聚酯薄膜代替蟒蛇皮,既不殺生,也大大增加音量,但又不失胡琴基本音色。難怪演出前,樂團總監閻惠昌向大家介紹演出不擴音的同時,示意研發環保胡琴的阮仕春站立接受鼓掌。

擔任獨奏的樂團首席張重雪曾多次演《梁祝》,但不擴音的演奏,感覺完全不一樣。最主要是音源統一來自舞台,而非獨奏樂器通過揚聲器,以人工、機械擴大音量。這次演出,獨奏與樂隊合奏的聲音、定位回復現場自然立體效果。

高胡革胡  奏出生離死別

高胡不擴音的獨奏,在「樓台會」等段落與革胡二重奏的效果最好。兩把樂器的自然發聲,更有助位於舞台左右的兩位獨奏家情感投入,奏出生離死別之情。更何況拉奏革胡的首席董曉露與張重雪俱為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生,在學長閻惠昌指揮下,演奏閻氏老師何占豪昔日與陳鋼共同創作的精品,絕對權威。

何占豪創作《梁祝》時,原為越劇團成員,配器時以西洋樂器模仿民族樂器。這次中樂團的演出,可以說是還原版本。效果最突出固然是笛子及敲擊樂器。但更為驚艷的,是「哭墳」全奏後,「化蝶」開始時,由原來豎琴仿效箏樂,還原到箏的撥弦,效果眼前一亮。演出前閻惠昌介紹說,這個民樂版本,是香港中樂團第一任總監吳大江專門為本團制訂的。演後熱烈鼓掌的包括不少外籍聽眾,個別更站立表示讚賞。

原汁原味的《梁祝》,是多層次的藝術品嘗,不知肉味的何止三月。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