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卦(震為雷)──雷一個接一個地響着

雷聲隆隆,一個跟着一個,可以帶出什麼聯想呢。震卦就是一種警號,《大象傳》說「君子以恐懼修省」,「恐懼」就是警覺,「修省」便是相應的行動,提醒我們有過則改。

分說五十一:震卦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震卦由兩個三畫卦的震卦組成。震的基本象徵義是「雷」,兩個「震」疊起來,仍然是雷,因此說「震為雷」。

「震」,是震動,雷霆電擊,震撼力是非常大的,引申來說,可以當作震驚、驚動、驚駭的意思。其實,把「震」視為打雷時的形容詞,也無不可。漢樂府《上邪》中便有一句「冬雷震震,夏雨雪」,這個「震震」便是用來形容雷聲。這個卦名的意思是不難理解的。

《大象傳》辭的體例,通常都把上下二卦的基本象徵義列出,表示這卦的組成,如「木上有火,鼎」,「澤中有火,革」。但由於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疊而組成,當中必然有八個卦是由兩個相同三畫卦組成,那它怎樣表達這種上下卦重複的現象呢?《大象傳》的用字是多樣的,但基本的意思卻不外表明重複,如離卦,便說「明兩作,離」,在震卦,便說「洊雷,震」。這個「洊」字(粵音薦),很少用,但在坎卦的《大象傳》已經見過一次,那就是「水洊至,坎」。「洊,再至也」《集韻》「洊者,重也,因仍也。」(《周易正義》)。這個字義很清楚,水再至,便是「坎」,雷再至,便是「震」,「因仍」是一個跟着一個的意思。「洊雷」,可以理解為滾滾雷聲。

雷聲隆隆,一個跟着一個,可以帶出什麼聯想呢。雷來自天上,很容易聯想到上天示警,對古代的帝王是很大的示警,但對我們,只要聯想成是一種警號便足夠了。開水聲響,引起我們驚覺,去熄掉火爐;火警鐘響,引起我們警覺,去滅火或逃生。震卦,就是一種警號,《大象傳》說「君子以恐懼修省」,「恐懼」就是警覺,「修省」便是相應的行動。

「震」視為一個警號

楊萬里對「君子以恐懼修省」一語,解得很好。他說:「天之雷,以驚夫不敬者也。不敬者猶驚,而況敬者乎?君子,敬者也,一雷已驚矣,而況洊雷乎?然君子非徒驚也,有功用焉。聞雷而恐懼,驚也,驚而已矣,過則舍之,徒驚也。君子則不然,恐懼以先之,脩省以繼之,脩省者,恐懼之功用也。脩其身,省其過,則恐無恐,懼無懼矣。」(《誠齋易傳》) 這段說話簡釋如下:天上的響雷,是用來驚醒不懂敬畏的人。不懂敬畏的人,聽到雷聲已知道驚覺,何況那些懂得敬懼的人(君子)呢?要是聽到雷聲只知道警覺,聲音過了便甚麼都拋諸腦後,這種驚覺是沒有甚麼用的。君子聽到滾滾而至雷聲,先是驚覺恐懼,繼續便有「脩省」的工夫。「脩」是脩養自己,「省」是反省過失,這樣,就不必再有恐懼了。

我們有一句成語,叫做「戒慎恐懼」,是出自《中庸》的。原文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這是更高一個層次的自覺。在沒有人看見,沒有人聽見的情況,仍然對自己的行為警惕謹慎,恐怕自己行差踏錯。在震卦的《大象傳》辭,卻表示已有滾滾雷聲,對人的行為提出警告,醒覺的人,便要有「修省」工夫,有過則改,使自己回歸於正。

我們明白了這個震卦的《大象傳》辭把「震」視為一個警號的意思,見到桌上的鬧鐘、門外的火警鐘、驗身報告的膽固醇數字、身邊的人的異常行動,都可以想到震卦,不必等到「洊雷」,才有所警覺。「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繫辭》)「幾」是極微小的徵兆,見到極微小的徵兆,便已有所反應,不再遷延蹉跎。若是這樣,何需等到滾滾雷聲呢?

布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