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懸殊如何才不懸殊?

1950年代以來的「共產風」歷史告訴世人:官方低價「贖買」民間資產,用其他經濟犯罪、刑事罪行以至政治理由扣大帽子,事例屢見不鮮。

內地推行似新還舊的政策,鼓勵富有的人主動配合官方的呼籲,為收窄貧富懸殊作出貢獻。官方認為,有錢人應該回報社會,達致共同富裕。

內地「調節」貧富懸殊

外界聽見這類言論,馬上出現的反應是:「共產風」又吹起來了;即使不是「共產風」,但至少是「半共產風」吧!

老實說,內地的貧富懸殊問題確實嚴重;以前是潛藏在社會底層,如今卻已浮上水面。官方早已不再公布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但民間學者卻計算出一些數字,指中國的堅尼系數至少是0.53或以上,即早已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如果達到0.6的話,各種社會危機都會爆發。從這個角度看,我也不反對必須採取有效措施處理貧富懸殊的問題。

不過,怎樣做才有效呢?觀乎現行政策,不是通過經驗手段、稅制改革、勞資協同等方法,而是採取更多行政和政治手法。內地有消息指,「如果富有的人不願意帶動(回報社會)」,(官方)就要讓他們願意。」言下之意,就是半誘半逼的方法了。

「共產風」先襲民企?

1950年代以來的「共產風」歷史告訴世人:官方低價「贖買」民間資產,用其他經濟犯罪、刑事罪行以至政治理由扣大帽子,事例屢見不鮮,首批「十大富豪」之一的牟其中就是典型。

如果這類半哄半逼的「共產風」復活的話,可以預見的是,以中國市場為主導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將會首當其衝。因為他們毫無反抗的能力,正是富不與官爭,否則麻煩增。且看馬雲和馬化騰等大陸富豪,誰不俯首服膺?

不過,這種態勢對外資產生什麼影響?必須審慎研究。更有甚者,中國推動《反外國制裁法》,還可能以附件三的形式搬來香港。果真如此,外資的擔心即變成現實,即在中國和本國市場利益中二選一。屆時結果如何?實在難以逆料。

中國為了穩定民營企業主的心,表明定會「保護合法利益」,「合理調節過高收入」。但怎樣才算「合法利益」和「過高收入」?官方的調節怎樣才算合理?都是太空語言!長此下去,如何使人安心?

原載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