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全面終止與教協工作關係 不再視為教育專業團體

教育局7月31日表示,近年教協未發揮教育專業作用,並在反修例等社會事件中未盡教導及勸止之責,反而推波助瀾,有違教育宗旨,其本質已與政治團體無異,故不能再視教協為教育專業團體,因此全面終止與其工作關係。

繼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分別發表評論,形容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是「毒瘤」,「必須剷除」之後。教育局周六(31日)表示,教協積極參與「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及「支聯會」,亦曾推動教師罷課,將政治滲入校園,而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部分學生甚至教師受影響參與暴力及違法活動,「教協並沒有發揮教育專業的作用,加以教導及勸止,反而推波助瀾,實在有違教育宗旨,犧牲學生福祉」,並指教協本質上已與政治團體無異,已不能再視教協為教育專業團體,因此宣布全面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

政府新聞網報道,教育局不能再視該會為教育專業團體,不會與教協或其代表舉行任何正式或非正式會議,也不會再就教育議題諮詢其意見;暫時不會處理該會轉介的個案或提出的關注,有關人士可直接聯絡教育局、相關學校或團體等;教育局會全面檢視轄下的諮詢組織及相關的教育團體,如有教協成員以該會代表身份出任委員或其他崗位,局方會考慮終止其任期、不承認其委員或成員資格、拒絕其參與有關會議或為此進入教育局的辦公大樓。

另外,教育局也不再承認教協為教師舉辦的培訓課程,因此學校不應將教師在今天之後參加該會的課程,計算在每3年150小時的專業發展活動之內;如有特殊情況,學校認為可予承認,可與所屬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商討。

教協1973年創立,1974年11月5日,教協又創辦了《教協報》,初時名為《教協》。創刊之時,正值文憑教師爭取合理薪級制度運動期間,當時任會長的司徒華及總秘書的潘天賜指出,教協的會務方向是「加強團結,擴大團結,改革教育,爭取權益」。

不過,教協作為爭取教師權益及關注教育發展的專業工會,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指出,若專業團體作出超過專業的活動,有關部門將跟進。

教協則表示,教協是一個擁有95000名會員的教師組織,是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在教育界具廣泛代表性,但近年教育局與教協的工作會議已大為減少,當局現時拒絕與教協來往,對此表示失望及遺憾。教協又強調,沒有煽動學生示威、亦反對港獨,強調教協是促進教育專業發展和維護教師權益的組織。

外界相信,教育局不再視教協為教育專業團體,又不再承認教協為教師舉辦的培訓課程,日後由1975年成立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承辦此類持續專兼進修課程的機會頗大。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