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樂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周凡夫,7日(周三)晚上 7 時因病逝世,享年 71 歲。音樂歷史學家周光蓁讚揚他推廣古典音樂不遺餘力,通俗易懂的評論讓普羅大眾也可進入古典音樂殿堂。
突然辭世留下無限哀思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在Facebook 公布噩耗,貼文稱:「我們懷着沉痛的心情告訴大家,我們敬重的協會副主席周凡夫老師(周卓豪先生)在2021年7月7日晚上辭世。周老師是本地資深藝評人,活躍於中港台澳,評論領域橫跨各演藝和藝術政策研究等範疇,對香港藝術界,特別是音樂界,貢獻良多。周老師是我們的創會成員,過去近三十年一直以他的專業、熱誠和溫暖的笑容,指導和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非常不捨周老師,也深信他留給香港的珍寶,會一直滋養我們的文化。」
據了解,周凡夫7日身體狀況轉差,被送入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治療。他太太還帶手提電腦給他作息時使用,見他一切正常才回家,未料到家後,醫院就指周凡夫病情告急,不久便撒手塵寰。
原名周卓豪的周凡夫,1950年在廣東開平出生,之後舉家遷往廣州。周凡夫在澳門讀書,後到香港從事紡織業務。他從事藝文寫作40餘年,出版過十多本與音樂及文化藝術評論有關的書籍,包括《香港文化藝術評論集》(1998)、《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30年》(2005)、《美樂‧人生》(2006)、《律韻芳華》(2008)、《雪泥鴻爪譜樂緣—香港中樂團環球巡演紀實回望》(2008)、《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2010)、紀念大會堂金禧的專著《現代香港的起跑點──大會堂五十年的故事》(2012)、《聽萬里樂—穿洲越嶺樂旅見聞》(2014)等,多本著作均有入選當年「十本好書」。
他又曾在台灣古典音樂雜誌MUZIK長年撰寫專欄,談論他對樂壇的觀察和思考,廣受台灣樂迷歡迎。
周凡夫於 2005 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以及 2011 年獲港府頒榮譽勳章,以表揚他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
讓古典音樂深入普羅大眾
音樂歷史學家、兼任樂評人周光蓁在香港電台第四台節目「Morning Call 清晨妙韻」談論周凡夫的貢獻,表示早在1980年代已聽他在香港電台主持古典音樂節目、看他寫的樂評。上世紀活躍於香港樂壇的周凡夫,對音樂有獨到的見解,經常以不同的筆名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樂評文章,即使「周凡夫」也是他的筆名。
「凡夫是『普通人』的意思,但周凡夫卻絕不是『凡夫俗子』。」周光蓁解釋:「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古典音樂也許是年代久遠的事物,但閱讀周凡夫的文章、聽他主持的電台節目,一般人都很容易理解。我有位前同事從小就聽周凡夫的節目長大,她說周凡夫主持的節目讓她知道什麼是古典音樂,以及這些音樂背後的故事,這是周凡夫對古典音樂其中一個最最重要的貢獻。」
對於欣賞音樂,周凡夫有獨特的見解,他在2018年接受本社訪問時表示,「聽音樂的過程其實是用記憶來聽的,」他說:「有些音樂會是一世都沒有結束,你聽完後印象會長留在你的記憶中,我們稱之為記憶聽,但有些音樂會在你未離開就已經結束了。」
1970年代以來,周凡夫活躍於香港樂壇,他曾在「大公網」發表文章〈再見,我的樂壇朋友〉一文,細數他與林克昌、嚴良堃、戴鵬海、朱踐耳、馮華、于粦等多位已故指揮家、音樂理論家、作曲家的交往。如今,這位資深樂評人也駕鶴西去,我們也只好說:「周老師,一路好走!」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