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學習、成長和進步的課堂。德國文豪歌德(Goethe)說:「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安智環球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張文輝博士認為,學習不是「年輕時」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投資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一直喜歡學習,很多事情就會慢慢變化和成長。
學無止境,發掘潛能
張博士憶述「年輕的我」對學校功課不感興趣,覺得上課很無聊,只想睡覺。雖然他對上學沒興趣,但是對學習倒是很感興趣,喜歡學習和探索,掌握更多自學與查找資料的方法。「年輕的我」專注在自己的優勢上,找到自己的「天賦」,選讀商科學習,讓自己在適合、有興趣的範疇內專攻學習,學習愈是深入廣泛,就能擁有比別人更強的競爭優勢,把它做最大的發揮。
學習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它貫穿了人的一生。大學畢業後,那張畢業證書,並未成為張博士學習的休止符。他明白只靠過去的一點知識,想在未來的歲月中活得更好,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過去和現在都不能代表未來,必須通過學習和努力才能實現夢想。張博士勉勵小六同學,離開小學才是一生學習的開始,通過自我投資,我們不斷發掘自身的潛能,學會正面思維,抱著主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走向成功和幸福,創造無限可能。
在資訊爆炸的知識社會,張博士認為今天的年輕人要適應變化,應具備多種才能,隨時學習新的技能,發展成一個「通才」。「通才」掌握多學科的知識,同時要在自己的專業範疇內有深入而精通的知識,遇到問題時能隨機應變,才擁有較大的優勢。面對社會的不斷轉變,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勇敢積極地去適應周圍環境,從小事做起,學着適應改變。
張博士坦言「年輕的我」升上中學一年級時,英文閱讀考試也遇過只有11分的失敗經歷,但他不為自己找藉口或抱怨學習之艱難,不沉溺於挫折中,明白這次失敗不代表下次也會失敗。從錯誤中學習,思考如何令事情做得更好、更圓滿、更成功,才能克服問題。張博士常以”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以萬全的準備,應付可能發生意料之外的事)鼓勵自己,凡事做好充足準備,正向面對失敗、從零開始的心態,應付不同的問題,努力嘗試不同的規劃和方法,這樣困難就能迎刃而解。
走出舒適圈,開拓新視野
大學畢業後,張博士沒有選擇任職工作和收入穩定的行政人員,而是選擇了底薪微薄、必須努力賺取佣金的金融銷售員。雖然做業務不穩定,但「年輕的我」歷練銷售與金融商品操作,加上辛勤工作,很快便做出不錯的成績。張博士不被眼前的小確幸迷惑,毅然放棄優渥的現況,走出舒適圈(Comfort zone),以親身經歷,掌握金融產品及法規,尋找穩健的投資,一步一步地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裡,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每當張博士成為台上的講者或公司培訓的導師時,讓自己代入聽眾的角色,思考如何表達才令人感興趣。他深明故事的吸引力比光說冗長、「催眠式」的大道理來得大,故多以有趣的小故事帶入演說,令聽者記憶深刻,更容易觸動觀眾。
張博士自小生活在基層家庭,父親是一位郵差,母親未曾上過學。家境並非富裕,「年輕的我」還在家幫忙做加工──穿錶帶。記得80年代穿一條錶帶能收3角,一天穿百來條才有30元收入,然而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就是最大的幸福。張博士感恩父母對自己的養育,積極努力地學習和工作,樂觀地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和挫折。
用心投入,以人為本
張博士的成長經歷,加上過去可風中學創校校長陳昌立先生的教導和分享,讓他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陳校長對教育界建樹良多,退休後更成立中國燭光教育基金,為內地偏遠山區的貧困學子援建學校,貢獻殊偉。現今社會貧富懸殊差距甚大,基層學生並非沒有能力,而是欠缺機會和資助。
因此,張博士一方面捐獻陳校長創立的教育基金,幫助中國內地窮困的學生,訓練師資以教育下一代。另一方面,張博士資助不同地方、不同學校的教育項目,期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盼這些孩子長大後,憑著累積的知識為社會發光發熱,成為明日的棟樑幫助更多的人,產生「漣漪效應」。
教育是以人為本的事業,不單培養個人的品格與立身處世待人的價值,更關乎如何培養個人的思考力、判斷力、洞察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前蘇聯作家高爾基(Gorky)說:「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因此,「年輕的我」記得,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正如聖經所說:「教導智慧人,他就愈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箴言9章9節)不管做什麼,一定要用心投入,把每件事情做好。也許「年輕的我」還看不到未來的樣子,但是,只要每個階段都努力、盡力,未來的樣子就完全由你自己來定義!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