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包裝與學術偽裝

比學術包裝次一等的,是學術偽裝。內容是錯的,又或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為求充撐場面蒙混過關,就隨便找一些專有名詞數學符號穿鑿附會,有意無意地誤導大眾。

上星期在友報看到一篇財經專欄文章,談到投資與投機之別,引用了經濟學中的投資函數,更亮出數學符號I(r),指函數內的不是價格,因此有收入流或利息才是投資,只看價格是投機。

名字雷同  低級錯誤

此函數歷史悠久,常出現於大專宏觀經濟課中,用以描述企業作固定投資視乎利息高低。例如利息太高,企業投資新項目就會較為挑剔,一則借貸成本太貴,一則收息更見吸引。將函數放進宏觀經濟學模型,就可以大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議題了。

也就是說,這函數跟買股票或加密貨幣那些投資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名字相同而已。以前教宏觀經濟課,就不時有學生將兩者混淆。

錯上加錯的,是作者在這函數上發揮無限想像力,指沒有收入流或利息,就不算投資只是投機。

第一錯,是此論斷的定義太嚴格,持有如商品、科企股等資產都不算投資,投機可謂無處不在,地球很危險。

第二錯,是誤以為經濟學中的數式就是真理,就如物理學一樣準確,函數中有什麼,現實世界亦如是。其實經濟學中的數式多如天上星,都是根據一些假設得出來的推演結果,用意大多是令討論簡化和清楚一點,不一定對,不少更錯得離譜。

數據修辭  偽裝權威

問題是讀過宏觀經濟學的人不多,讀完又記得的更是少數,讀者在報章見有數學符號出現,再看到作者的專家博士銜頭,難免會以為這條投資函數是”e = mc^2″之類的神聖知識,繼而將文章結論照單全收,認為投資和投機可如此區分。

世途險惡,傳媒和社交網絡上充滿學術包裝,例如以「根據大數據分析」或「某某科學的訓練告訴我們」為句子開頭,接下來的卻是非專家學者也知道的普通常識,甚至是「阿媽係女人」式的廢話。為了增加權威,為了裝腔作勢,為了表現學識,這類包裝作為一種修辭技巧,為害不大,極其量是浪費讀者時間而已。

比學術包裝次一等的,是學術偽裝。內容是錯的,又或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為求充撐場面蒙混過關,就隨便找一些專有名詞數學符號穿鑿附會,有意無意地誤導大眾。

這就不是扮嘢咁簡單,而是像污染一樣的公害,要撰文直斥其非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