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淡若人生,回首蒼涼

廣東梅縣出生、從小移居「本省人」聚集的南台灣,讓侯孝賢從小就看到了幾代人之間文化認同上的微妙差異。這一切關於身份、大時代的思考,都淡淡地鋪陳在他的作品裏,並促成了台灣新浪潮電影。
廣東梅縣出生、從小移居「本省人」聚集的南台灣,讓侯孝賢從小就看到了幾代人之間文化認同上的微妙差異。這一切關於身份、大時代的思考,都淡淡地鋪陳在他的作品裏,並促成了台灣新浪潮電影。
 
撰文:喬安
 
南台灣炎炎蒸騰的暑日蟬聲裏,他一雙木屐、一條布短褲在大街小巷跑來跑去,濃眉一鎖,自以為是。編劇朱天文曾經在自己的小說中寫下這樣一段描寫。
 
 燥熱的溫度與陽光,擾人的蟬鳴,那個發出「噠噠噠」腳步聲跑來跑去的小男孩身後追著一個年邁而蹣跚的身影,一邊揮手一邊喊「阿孝咕,阿孝咕」。
 
這也許就是許多人對電影《童年往事》最印象深刻的畫面之一。年幼的阿孝咕(侯孝賢小名)身上,純真之餘流露出的一絲倔強俠氣,也許正是侯孝賢對自己的審視。
 

作品滲透身份與大時代的思考

 
1947年侯孝賢出生於廣東省梅縣,父親為當地教育科長,1948年全家移居台灣。侯孝賢童年及青春期在南台灣高雄縣鳳山市度過。「外省人」孤立無援的家庭背景,在那個年代,生活在「本省人」聚集的南台灣,讓阿孝咕從小就看到了幾代人之間文化認同上的微妙差異。而這一切關於身份與大時代的思考,都淡淡地鋪陳在他的作品裏。悲情卻不哀傷,盡是蒼涼。
 
《童年往事》中出現了侯導記憶中的父母、祖母,卻未有交代真實生活中父親早逝,母親撐起一個家的痛苦。他自己也曾盡情「揮霍」童年,混跡街頭甚至成為當時所謂大大小小幫派的「角頭」之一。江湖義氣也是他學到的重要一課。其後家中變故,母親與祖母去世,當時正在高中復讀的侯孝賢剛好收到了「兵單」,於是他義無反顧的離家北上,從此與那個街頭打架鬥狠的自己做了了斷。但骨子裏的俠氣與義氣卻從未減少,也許這也正是侯導自學生時代就喜歡《聶隱娘》這本唐代傳奇小說,並籌備多年終於將它搬上銀幕的原因。
 
《聶隱娘》劇照。(網上圖片)
《聶隱娘》劇照。(網上圖片)
 

由「直覺」轉型到「自覺」

 
退伍後,他考上國立藝專電影科並順利畢業。經老師介紹,終於在1973年踏入電影界,擔任李行導演的場記、編劇並兼任副導演。1981年,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就是溜溜的她》上映。1983年與陳坤厚投資並改編朱天文初出茅廬的獲獎小說《小畢的故事》,自此朱天文逐步成為侯孝賢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年,侯導與另外兩位導演萬仁和曾壯祥合拍《兒子的大玩偶》(改編自黃春明的三篇小說),由此掀起了「台灣新電影」的浪潮。
 
當時的侯孝賢,已完成多部以「直覺」拍攝的電影,但留洋歸來的楊德昌等朋友卻一直告訴他拍電影要有「自覺」的觀念和方法。他便大量看大師的電影,卻越看越覺得自己不會拍了。這是一種自省式的恐慌。巧合之下,編劇朱天文介紹了《從文自傳》這本書給他。後來,侯孝賢曾描述,沈從文經歷苦難,卻依然可以讓陽光灑在苦難上,還可以發現人性的美好。看著沈從文講自己的經歷,卻感覺那是一種冷靜而遠距離的觀察,而對家鄉與生死的描述,原來有那麼多、那麼廣的視野。這些是受益終身的東西。自此,由《風櫃來的人》開始,侯孝賢完成了由直覺拍攝到自覺創作的轉變,也有了之後多部餘味繞樑的經典作品。
 
數十年來,台灣電影的起起伏伏侯孝賢從未缺席,一直堅持推動着台灣,甚至整個華語電影的發展。直到今年5月,他又帶着自己沉寂近10年的作品《刺客聶隱娘》在康城(戛納、坎城)電影節摘得最佳導演獎。回想這麼多年,看着他講述的故事,可以聞到風的味道、感受到空氣的溫度、看到時間的流動。緩慢、沉靜,卻扣人心弦。
 
(侯孝賢是7月《亞洲週刊》與香港書展合辦「名作家講座系列」特邀講者)
 

侯孝賢小檔案

 
台灣著名電影導演,1947年出生於廣東省梅縣。1948年全家搬到台灣高雄鳳山。1972年國立藝專電影科畢業,1973年進入電影界。1981年拍攝第一部擔任導演的作品《就是溜溜的她》,1983年侯孝賢與萬仁、曾壯祥合拍的《兒子的大玩偶》為台灣新電影開啟新的紀元。目前是台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經典作品眾多,包括《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台灣三部曲」的《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以及《海上花》、《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等。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