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傘裏傘外博弈

12位作家來自社會各界,分別為譚衛兒、潘麗瓊、雷鼎鳴、楊志剛、陳建強、 屈穎妍、邵盧善、李春、邱立本、阮紀宏、江迅,以多角度分析香港佔領行動。
一本敢於突破佔中書籍的包圍,為沉默大多數發聲的書籍——《香港: 傘裏傘外博弈》於香港書展期間火熱推出,並在7月19日下午於書展會場內舉行了分享講座,由鳳凰衛視主持人曾瀞漪主持,作者潘麗瓊、楊志剛、陳莊勤、陳建強、屈穎妍、邵盧善、李春、邱立本、阮紀宏及江迅等書作者出席了講座。這是專欄作家屈穎妍受到「滅門」恐嚇的影響後,首次出席公開場合發表意見。
 
講座反應熱烈,有500多名觀眾參加講座,由於原場地空間不足,所以加設另一場直播場地,讓未能進入講座的聽眾可收看直播。
 
由於講座前有傳言稱黃絲帶人士可能來鬧場,所以講座開始時,主持人曾瀞漪即表述,希望無論是佔中、反佔中抑或是中立的觀眾,在書展講座這個平台,能以溝通而非對抗的心態面對這場交流。現場一度有示威者撐起黃傘,最後亦願意把傘放下交予主持人,讓講座得以順利進行。
 
書籍作者之一、《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開場發言,形容講座極具「新聞性」、「敏感性」,79日佔中與反佔中的社會紛爭,該反思我們該如何面對香港社會當前撕裂的情況。同時,也表達了對香港追求民主的路上出現「去中國化」、港獨的跡象而感到擔憂,並認為香港一些主流媒體姑息甚至支持那些極端少數派,以致這些極端分子綁架了整個香港社會。邱立本表示,若大家都以港獨分子狹隘的眼光來看社會的話,就毀壞了香港海納百川、自由開放的社會傳統。這個講座在面對鬧場的傳言下仍堅持舉行,堅持簽售,正是要捍衛香港人「免於恐懼」的自由。
 

作者輪流發言

 
資深傳媒人潘麗瓊以自己一幅香港獅子山的畫作開始,說「山不動,動的是人心」。她提及雨傘運動思想腫瘤的種子已被播下,一些香港人不再尊重法治,一些年輕人不把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當回事。運動並不能達到它的目標,但卻對學生群體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資深媒體人阮紀宏提出問題——古今中外,學生的確在很多時代轉折時刻,都起着先鋒的作用,但是否都是對的呢?香港社會正面對非常大的轉型,年輕人在未來社會、政治的參與,都在發生變化,也充滿了未知,希望大家能以全球化的思維反思香港因為這場運動得到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因為常寫警察相關評論而備受關注、也常受到激進人士言語攻擊的專欄作家屈穎妍,則認為自己寫專欄是在和大家交流常識,比如「香港沒有了警察會如何」。每天香港會接到3000個求助電話,「如果沒有了警察,這3000個電話要打到哪裏去」?她澄清,自己並非一律支持警察,對於警隊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她都有寫出來。她亦表示,佔中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引出了很多人潛藏的罪惡感,「香港已有太多服務行業,希望還給香港一個嚴格的執法者」,並分享了警察朋友的一句話:「執法者態度如何,社會風氣就如何」。
 
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執業律師陳莊勤,提出香港激進的暴力政治並非這一年才興起,而是早有歷史軌跡;香港泛民主派一方面並不了解中國內地的情況,另一方面積極擁抱香港本土主義,卻並無更多深入的論述。他說「如果因為香港放棄中國,中國放棄了香港,那麼香港是沒有前途的。」
 
談及香港媒體的表現,香港電台前台長邵盧善則稱「傘裏傘外博弈」六字,值得香港媒體借鑑,讓受眾自己決定傘裏傘外發生了什麼,比記者為報道加上顏色要好得多。邵盧善用警察和法官來類比,希望媒體也該用專業、而非自己的認知來寫文章,也應按行業的一套準則來辦事。他舉例,「請問用黑警字眼的記者,你憑什麼用這個字眼呢?是上司授權,還是有確實查證的證據?我們經常要求別人提出證據,為什麼卻不這麼要求自己呢?」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應用教授楊志剛,分享了對香港民意的思考。他表示民意很難測度,所以民調極其重要,民調將複雜的民意變成簡單的數字,讓市民了解到民意是什麼情況。而另一方面民調除了反映民意之外,也會影響民意。「因為文字是充滿色彩的,每一個字都帶有顏色⋯⋯所以這是為什麼要對民調問題每一個字都斤斤計較。」
 
專業人士、牙科醫生陳建強亦分享,從他身邊的很多朋友、病人看來,發現很多真實的民意不能夠被反映出來。他贊同楊志剛教授對民意問題的思考,他提及香港年輕人在看民意的時候,要多留心發布機構、問的問題等一些背後的信息。
 
講座的問答環節時,不少聽眾舉手分享自己對香港問題的理解,也向在座講者提出不少尖銳問題,但整個環節的聽眾及講者一直保持和平、理性地交流。
 

《香港:傘裏傘外博弈》內容簡介

 

2014年9月28日凌晨,聚集中環多日的示威者,將香港拉進混亂的「長夜」。學校停課、商戶歇業、交通癱瘓、民怨四起,街上舉起的一把把雨傘分開了學生與政府、示威者與警察、佔中與反佔中人士。
 
隨着佔領運動逐漸遠去,運動背後的矛盾與衝突也逐漸清晰起來。
 
同步出版書籍《香港:傘裏傘外博弈》收錄有《亞洲週刊》「香港評論」及《獨家》公眾微信號「中環一筆」 12位作家的評論文章,他們是來自社會各界的專業人士,分別為譚衛兒、潘麗瓊、雷鼎鳴、楊志剛、陳建強、 屈穎妍、邵盧善、李春、邱立本、阮紀宏、江迅(按姓氏筆畫多寡排序)從多角度深入剖析香港佔領中環運動。
 
書中12位作家,以他們的筆觸與視角勇敢表達在經濟、文化、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新思維與不同觀點,在香港一片激烈的、右傾的、港獨言論中突破重圍,為沉默的大多數人發聲,捍衛香港人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原文刊於零傳媒獨家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