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

聽覺是最早成熟的感官,要愛護它,因為它要伴你一生。

耳朵是最早熟的感官,環境也會影響聽力發展,而聽覺是口說的根本,畢竟聽得到才能學說話。為何聽障者的失智風險,較一般人高出許多倍?

耳朵的重要性常被忽略,其實失聰是一輩子的痛。

為何法國人說美式英語較容易?

朋友的孩子喜歡大聲聽搖滾樂,又因鄰居抗議改用耳機聽。雖然我們都勸過他大聲對耳朵有害,但他不以為意。結果最近被診斷出中度重聽,無法逆轉。

過去,我們都以為人是用嘴說話,其實我們是用耳朵在說話,嘴巴只能發出耳朵聽得到的聲音。

實驗發現法國人講英文口音很重,是因為他們耳朵聽到最好的高頻範圍是1000至2000赫茲,而英國人聽的是2000到1萬2000赫茲。美國人的英語頻率是800至3000赫茲,更接近法國人的耳朵,所以法國人講美式英文較容易。

法國的研究者做了一個過濾器,把不要的頻率過濾掉,只放大他要的頻率來幫助正在學英文的法國兒童,結果發現效果很好。

研究發現當某個頻率聲音帶有重要訊息時(如警報聲),大腦聽覺皮質區掌管這個頻率的地圖會馬上變大,使人聽得更清楚。當這個頻率停止,大腦地圖又會縮回原來的大小。

我們在吵雜的宴會中,一開始只聽到嗡嗡的雜音,一旦有意識地鎖定某些談話,其他聲音就成為背景,而你想聽的聲音會被放大,就聽見了。

但是假如環境突然出現很大的聲音,這個聚焦能力(zooming)會馬上被反射反應關掉,來保護耳朵。

噪音會降低智商,環境對聽力亦有影響

研究也發現噪音會降低孩子的智商,在吵雜的環境中,人會煩躁不安、血壓上升、學習效果減低。

環境對聽力也有影響。山區、海邊與大草原會把某些頻率放大或縮小,居民就產成「口音」。所以美國山區的人常被大都會人叫鄉巴佬,就是因為口音不同。

聽是說的根本,大部份聾生說話的機制完好,卻因為聽不見,所以說不出來。但聽覺回饋很重要,大腦依賴它來改進說話的表現。

上世紀有些聲樂家後來不能唱了,不是他們的嗓子出了問題,而是他們唱的高音量把耳朵唱聾了,聽不見就唱得不好,他們的歌劇生涯就結束了。

聽障者失智的風險比一般人多2到5倍,因為聽不清楚時,大腦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聲音,認知負荷變重,就影響了工作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

聽覺是最早成熟的感官,要愛護它,因為它要伴你一生。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