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西端的摩星嶺,幾次與香港政治事件扯在一起。它曾是港英政府警方政治部拘押「政治犯」的神秘地方,亦是調景嶺難民一度棲息之處,難民受到左派團體到場跳秧歌舞挑釁釀成流血衝突後,才被移送調景嶺。
孤臣孽子
秧歌舞事件發生於1950年6日18日,台灣作家白家祺後來寫了《摩星嶺之役》一書,以詩歌形式五字一句,講述難民從內地來港後,首先被東華三院收容提供膳食,後來因人數太多被安置到摩星嶺,秧歌舞事件後才被送往吊頸嶺(調景嶺舊稱)。
大陸政權易手,國民黨大批遺民輾轉逃抵香港,他們一心只是想去台灣,《摩星嶺之役》這樣寫當時難民的困境:
等這半年多,希望仍渺茫,香港大都市,無親可來往。衣服都賣淨,露宿在道旁,東華三醫院,普濟開慈航。每天給兩餐,生命得不亡,寄養義民窩,形態像豬羊。回想大陸事,心緒亂無章,遷來摩星嶺,情景更淒凉。……六月十八日,次日是端陽,港九老仁翁,發起救饑荒。首先來慰問,再來發錢糧,義民大集合,歡迎老鄉長。XX得消息,計劃來搗殃,集合文工團,匆匆上山崗。直奔摩星嶺,義民作對象,威脅各義民,趕快返回鄉……
摩星嶺上這批國民黨「孤臣孽子」,不堪左派秧歌隊的冷嘲熱諷,有難民出拳相向,結果變成群毆,經過早上至中午的3場混戰造成幾十人受傷。港英政府原本已計劃把難民遷往大嶼山,摩星嶺衝突事件發生後,為免風波擴大,政府決定將他們盡快移送調景嶺。
回歸前夕
1950年6月26日,政府社會局將7000名難民以渡輪運載到當時仍然是荒山野嶺的吊頸嶺,起初難民只能棲身臨時草棚。教會和慈善團體很快便設點向難民提供服務,難民也成立自治組織分區管理營區生活,台灣「救總」後來亦在調景嶺成立辦事處。部分與台灣有關係的人後來獲准到台灣定居,大部分留下來過活。全盛時期,調景嶺人口有2萬多人。調景嶺在九七回歸前清拆,居民大多搬到將軍澳的厚德邨和明德邨,老街坊現時仍常見面飲茶緬懷過去。
調景嶺有說不完的故事,有關調景嶺難民的專門研究,為數不少,有口述歷史、學術論著、中英文博士論文等等。在眾多刊載調景嶺歷史刊物之中,以調景嶺全體居民保權益名義印製的一本資料冊特別珍貴,事關香港政府要在九七回歸前剷除有「小台灣」之稱的調景嶺,調景嶺居民從1992年開始已進行各種抗爭,這本資料冊記載了調景嶺居民「血淚滄桑史」和反清拆資料。
資料冊有1950年12月25日出版的第一份《營報》,內容有「區保甲長會議施政報告」、「港九各界首長視察調景嶺紀實」、「香港政府社會局調景嶺居民營守則」、「由摩星嶺到調景嶺」……等。這份《營報》是研究調景嶺原始資料的重要文件。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