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夾縫裡的危局思考

「時勢造英雄」抑或「英雄造時勢」,歷史舞台上的情節無人能懂。悲觀地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草芥之民只得追隨左右,然後安慰自己──桃花源?當下即是,或者,就在我心?

香港正面臨1997之後最嚴重的社會困局。除了管治危機,群體的撕裂狀態沒有因社會氣氛表面平和而消減,而疫症蔓延轉移視線的作用也不大,民間對防疫策略的質疑無日無之,甚至以負隅頑抗的態度予以抵制。治亂世用重典的國安法雷厲風行,表面上可能見一時之效,但社會矛盾藏在骨節裡,宏觀大局的國家安全考慮根本未能對症下藥,只怕會病入膏肓。

身為香港人,無論哪個營壘都處於極度敏感的狀態──特首注射疫苗的針筒不似預期就惹來欺騙市民的猜測;一件發揮創意的館藏藝術品又可招致違反國安法的嫌疑。(註1)更有甚者,這種互不信任的緊張關係不只曾在抗爭派裏出現,「完善選舉制度」的方案一出台,建制陣營就出現「廢物」與「廢柴」針鋒相對的齟齬。(註2)處理這種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的局面,對當權者的胸襟量度和智謀韜略都是極其嚴峻的考驗。而身為持份者亦責無旁貸,要在個人的崗位上盡一己之力,放下意識形態的執著,重拾初心,理性地處理彼此的脆弱關係。

記得在火紅的年代快要燒成灰燼的歲月,畢業典禮的紀念冊上有社會學教授的題詞:「不要嘲笑,不要哭泣,也不要憤恨,只要盡力求理解。」這是17世紀哲學家史賓諾沙的名句,對當年見證大中華厄運的年輕人來說,是語重心長的安慰和忠告。事隔半世紀,大中華的那個厄運彷彿過去了,新時代的考驗又湧到眼前來,至於香港的命運如何改寫,更有許多未知之數,各陣營的詰問和自我檢討,是我們對將來僅餘的一點希望了。

崩裂的馬斯洛金字塔

天災人禍對當代人來說,沒有勝利者。我們只能把握時機救死扶傷,然後哀悼犧牲者,盤點敗績,在歷史的樑柱刻上一次又一次沉痛的教訓。

「禮崩樂壞」是中國傳統對社會失序的描述,如果用現代語言,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A. H. Maslow)的措辭比較具體深刻。他以「生理」、「安全」、「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等術語描述人類不同層次的需求。(註3)如果以他的理論為座標,考量近年香港人的生活滿足感,結果肯定令人哀痛莫名──生計備受衝擊,人身安全、社交關係和個人尊嚴都因為生活壓力或政見分歧而受到威脅,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更變成了空中樓閣的幻想。

當權者也許認為民以食為天,經濟民生是收拾殘局、凝聚歸屬感的核心工程,永遠是當務之急。這種唯物主義的想法,馬斯洛也許未必反對,不過任何社會的發展必須寄望於新生代。香港的年輕人10年來經歷了「反國教」、「佔中」及這兩年社會運動的洗禮,認同了許多高瞻遠矚的社會願景和少壯激昂的自我期許。要他們明白「功成不必在我」,並考慮現實條件,管控預期,絕不是那些報喜不報憂的建國歷史,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就能勝任的。如果沒有一個令他們感到社會訴求得以實現的承諾,以及值得信賴的路線圖,儘管慈眉善目奢談穩定,亦不過是緣木求魚的空想。

文明管治必須有反對派

如果「孔子學院」是個真心實意的文化推廣計劃,那麼就要以身作則,樹立開明的施政楷模,贏取國際的尊重。新儒家學者錢穆先生指出,在同一個時代的學術、事業和政治上可以有正反兩方面的領導人物,體現該時代不同理念的最高標準。他以推翻紂王的周武王及反對他以暴易暴的伯夷、叔齊同樣名垂青史為例,說明每一時代都要有當權的領導人,同時亦要有反對的異見者。(註4)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列傳就以典型的反對派伯夷為卷首人物。唐代繼承儒家道統的韓愈更在〈伯夷頌〉裡讚揚他特立獨行,足以名垂青史,作為政治倫理的典範。後來,宋代的王安石變法與司馬光反對變法,各自擔當不同的時代角色。在歷史和文化上,國人都不以成功、失敗或進取、保守品評二人的優劣。這種包涵反對聲音的政治器量,正好對施政者發揮積極的制衡作用,提升管治的文明程度。

撥亂反正,須防矯枉過正。史有明鑑,昭昭在目,必須戒急用忍,豈能重蹈覆轍?

「愛國」的基準

無論建制派還是反對派,「愛國」的基準應該是理性,而不是狹義的忠誠。對於認識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中國人來說,這個難堪的課題已經不需要更多的論述了。

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某屆美國總統孤注一擲,要摧折中國復興的雄心壯志,它的國民一呼百應,要罷買中國貨,謝絕中國的投資,不到中國旅遊消費,禁止一切華人到訪,甚至以「禿鷹」對付「戰狼」,策動恐怖襲擊……按照狹義的忠誠愛國論,那真是愛得腦漿沸騰,「敢教日月換新天」(註5)吧?這樣的國民質素稱得上「文明」,配得上大國的稱譽嗎?我們要不要亦步亦趨,奉陪到底?

最近新疆人權問題成為熱議,有國際品牌決定罷買新疆出產的棉花。結果有內地人在網上發起焚燒那些品牌的產品表態效忠,以示不滿。這些過激的行為最後要由相關部門勸諭疏導,予以收斂。逾越理性的國民教育就會衍生這些民粹主義的亂子。

失落的桃花源

當桃花源變得車水馬龍,人山人海,裡面的人一定會怨怪多管閒事的漁夫破壞了小國寡民的樂土,但亦總有些人會感謝他把「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彈丸之地納入風雲博弈的俗世版圖;至於那位武陵郡的太守,當然會加官晉爵,在額手稱慶之餘,給那個漁夫厚厚的賞賜。(註6)

「時勢造英雄」抑或「英雄造時勢」,歷史舞台上的情節無人能懂。悲觀地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草芥之民只得追隨左右,然後安慰自己──桃花源?當下即是,或者,就在我心裏……

這是個令陶淵明啞然失笑的答案吧?

香港人的宿命,也是這樣的嗎?

註釋:

1. 容海恩指有M+展品涉違《港區國安法》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8%81%9E/article/20210318/s00001/1616005941714/%E9%BB%9E%E5%90%8D%E8%89%BE%E6%9C%AA%E6%9C%AA%E4%BD%9C%E5%93%81%E6%95%A3%E6%92%AD%E3%80%8C%E5%B0%8D%E5%9C%8B%E5%AE%B6%E4%BB%87%E6%81%A8%E3%80%8D-%E5%AE%B9%E6%B5%B7%E6%81%A9%E6%8C%87%E6%9C%89m-%E5%B1%95%E5%93%81%E6%B6%89%E9%81%95%E5%9C%8B%E5%AE%89%E6%B3%95-%E6%9E%97%E9%84%AD-%E6%9C%83%E7%89%B9%E5%88%A5%E8%AD%A6%E6%83%95

2. 葉國謙斥田飛龍「忠誠廢物論」侮辱 反嘲:可能你係「廢柴學者」
https://www.hk01.com/%E6%94%BF%E6%83%85/599450/%E8%91%89%E5%9C%8B%E8%AC%99%E6%96%A5%E7%94%B0%E9%A3%9B%E9%BE%8D-%E5%BF%A0%E8%AA%A0%E5%BB%A2%E7%89%A9%E8%AB%96-%E4%BE%AE%E8%BE%B1-%E5%8F%8D%E5%98%B2-%E5%8F%AF%E8%83%BD%E4%BD%A0%E4%BF%82-%E5%BB%A2%E6%9F%B4%E5%AD%B8%E8%80%85

3.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0%86%E8%AE%BA

4.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引言》(聯經出版社,2020年)

5. 毛澤東〈七律‧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到韶山〉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2164

6. 參考陶淵明〈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1%83%E8%8A%B1%E6%BA%90

許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