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球傳》歷久不衰

黃谷柳1947年11月開始,在香港報章《華商報》副刊連載《春風秋雨》,翌年繼續連載《白雲珠海》和《山長水遠》,這3個連載後來結集成為單行本,主角蝦球成為珠江三角洲家傳戶曉人物。

上世紀四十年代,黃谷柳在香港報紙連載的《蝦球傳》備受關注,文章結集成書後立即一紙風行,是當年愛國團體重點推介的典型「進步」刊物。茅盾曾經指出,1948年,在華南最受歡迎的小說,數第一的應該是《蝦球傳》。

華南小說之濫觴

由內地學者劉登翰主編的《香港文學史》,特別有章節介紹《蝦球傳》,足見內地文學界對《蝦球傳》的重視。有內地學者形容《蝦球傳》堪稱「華南小說濫觴」的長篇小說。

《蝦球傳》以戰後香港社會做背景,描寫了「蝦球」這位離家出走的窮小子如何在社會底層掙扎,如何跟「大佬」搵食,然後浪跡廣州,最後加入東江游擊隊。

黃谷柳1947年11月開始,在中共外圍組織主理的香港報章《華商報》副刊連載中篇小說《春風秋雨》,翌年繼續連載《白雲珠海》和《山長水遠》,這3個連載後來結集成為單行本,由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分別於1948年2月、1948年7月和1949年出版,1956年由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以書名《蝦球傳》再版;之後中港再有不同出版社出版。1981年廣東電視台把《蝦球傳》改編為電視劇,主角蝦球成為珠江三角洲家傳戶曉人物。

《蝦球傳》大受歡迎,先後由不同出版社出版。
《蝦球傳》大受歡迎,先後由不同出版社出版。

新民主出版社形容《蝦球傳》為「轟動南中國的文藝巨著」,是「珠江人民的愛和恨、生和死的搏鬥;夢想的幻滅和追求;高貴的品質和卑下的衝擊……這不僅是蝦球一個人的歷史,同時也是珠江苦難人民生活逼真的紀錄」。

出版社宣傳時透露全書共4個分冊,前兩冊是《春風秋雨》和《白雲珠海》,後兩冊是《山長水遠》和《日月爭光》。不過,第4冊《日月爭光》卻胎死腹中,原因是作者黃谷柳回到內地後,要完成一部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無暇續寫《蝦球傳》的第4冊。文革期間黃谷柳慘遭迫害,1977年1月2日腦溢血去世,《日月爭光》也就永遠無法「爭光」。

因應政治形勢  刪去香港味道

《蝦球傳》第一部(冊)《春風秋雨》描寫蝦球未出世,父親已去了美國金山謀生,母親靠做苦工過日,蝦球長大了學做小販,生意失敗離家出走被撈家收為「馬仔」,開始走入黑社會,他做過走私,坐過監;第二部《白雲珠海》寫蝦球絕望之餘,想和他的結拜兄弟去當游擊隊,誰知一到大鵬灣便被人當作壯丁拉去廣州,途中他們跳車逃走,重新過流浪生活,他為了生計歷盡風險;第三部《山長水遠》是《蝦球傳》結局篇,講述蝦球如何智奪縣政府保安的輕機槍,然後帶着機槍投奔游擊隊。

1956年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替《蝦球傳》作全國發行,黃谷柳便對小說的文字作了一些修訂增刪,以配合政治形勢需要,故事情節大致維持不變。另外,為了適應其他省市讀者的閱讀習慣,一些廣州話和香港話便改為全國適用語言,例如「打斧頭」改為「揩油」;用來形容日本仔的「蘿蔔頭」則會加上註釋。這樣一來,香港本土味就沒有那麼濃烈,香港人讀來就沒有那麼「過癮」。現舉一例,說明黃谷柳如何修改內容配合形勢需要。

廣東電視台把《蝦球傳》改編為電視劇。
廣東電視台把《蝦球傳》改編為電視劇。

《春風秋雨》開章第一段已有很着痕跡的改動,根據筆者手上1949年2月的版本,第一章開始幾句仍維持1948年初版的句子:「在船塢的附近,蝦球的生意碰到了勁敵,他的果醬麵包和牛油,奶油麵包都很少人過問了……」道出蝦球初出道做小販無法與行家競爭的困境。

黃谷柳1956年修訂版本時作出以下改動:「在香港紅磡船塢的附近,蝦球好容易逃過了英國警察的追趕,想不到他的生意又碰到了勁敵,他的果醬麵包和奶油麵包都很少人過問了……」(1956年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版本)修訂版本增加「香港紅磡」地名,方便內地讀者閱讀,可以理解;但增加「英國警察的追趕」,明顯是配合政治形勢的需要,以示對當時英國殖民地政府的高壓統治,特別是白皮膚警察的欺壓表達不滿。《蝦球傳》之後的各種版本基本上沿用1956年的版本。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