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兩會)全球矚目。今年十三屆第四次會議於3月4日至11日在北京舉辦,各國傳媒尤其關注中國在過去和未來一年中央政府的工作,都爭相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3月5日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肆虐,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造成世界經濟動盪,各國政府都遇上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央政府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面對各種突然其來的難題,憑着緊韌的毅力迎難而上,一方面要盡快控制疫情,另一方面要穩定國家經濟及社會民生,工作殊不容易。因此,於2019年底及2020年初期間,政府的重點工作是防疫抗疫,政府不計成本,抱着「一個都不能少」的信念,挽救國內每一條寶貴的性命。
穩中求進 推動雙循環
中央政府於2018年推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的經濟方針,但2020年因應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性,再推出「六保」的任務,政府把2020年工作的定位調整為「以保促穩」,旨在維護國家市場的基本面,設法復工復產。踏入2021年,疫情開始受控,今年政府工作的目標集中在「穩中求進」,包括創造內需,刺激本土經濟,利用國內經濟循環為主體,推動國外經濟循環的「雙循環經濟戰略」。
李克強總理回顧去年中央政府的工作。在極度不尋常和不穩定的情況之下,政府仍然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值得全國人民鼓舞。去年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3%。概括而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如下:
- 政府投放超過2.6萬億元人民幣為市場減負,幫助中小微型企業舒困,包括透過降低稅收及減輕行政費用等手段。與此同時,支持銀行推出低息貸款,並接受商企延期還本。措施令市場主體在困境之中仍然保持一定的活躍程度。
- 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就業崗位,效果顯著,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失業率降低至5.2%。同時,廣泛開展在線辦公、網上購物、電子支付、無接觸配送等商務。
- 打好三大攻堅戰。在扶貧方面,去年5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包括最後一批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在環保方面,完成污染防治的階段性目標。在保育方面,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力度,包括長江、黃河、海岸帶等重要生態系統。
- 深度改革開放。推進「放管服」改革,促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優化服務,提升管商環境條例。為開放市場作好準備,政府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完成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 促進科技創新。中央政府於2020年底發布《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報告顯示在「十三五」期間國家研發經費投入總量每年遞增,2019年達至2.2萬多億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2.5%,投入為GDP的2.23%,接近歐盟平均水平。例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月球採測器、「奮鬥者」載人潛水器等大型項目取得突破性成果。
- 保持社會穩定。強化社會治安,掃黑除惡。積極推行數碼化政府,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簡稱「兩高」)所發表的工作報告中有關完善數碼政務的效率。
中央政府過去5年的工作基本達到「十三五」所定的目標。面對「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總理在兩會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列出2021年的政府重點工作。在政治體制發展上,總理特別指出,「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過去兩年香港社會動盪,本地市場一落千丈,經濟陷入谷底,筆者希望讓所有政治問題平息之後,香港能盡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積極參與國內經濟偱環重中獲力之餘,亦利用自己國際金融和創科中心的優勢,協助國家拓展國外經濟。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