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節制(Temperance)

古今中外,各種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教育家為培養適當行為習慣,都有戒律的提醒,讓各人知道界限,哪些是不當或不良的行為。它們有什麼共同之處?

正向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用研究的角度,科學化的實驗,統計學的計算方法,去了解人的行為。正向心理學者 Martin Seligman等進行了大型的分析研究,將過往幾十年有關正向情緒的研究再加以綜合分析;從200多項品格特懲歸納整理,提出了「六大美德」(Six Virtues)。每種美德均由三至五種不同的品格優勢所組成。今天試談其中一種美德和一種品格優勢。

“Temperance”是六種美德之一,可理解為節制或自我約束。這美德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為人要時刻提醒自己,制怒制貪,戒驕戒躁。節制需要忍耐,所謂「能忍自安」、「小不忍則亂大謀」、「忍辱負重」等。節制和克己都是非常難的美德,內裏包含了許多品格,包括以儉樸制止奢侈、以審慎制止魯莽、以冷靜制止憤怒、以謙卑制止自大、以寛恕去制止報復等。

情緒抒發要「發乎情,止乎禮」

自我約束或節制也與人的脾氣有密切的關係,即人控制情緒的能力:人若不易生氣,常常面帶笑容、對人和藹可親、與人相處總是和顏悅色,就是好脾氣。相反,如果人經常發火生氣,遇到不如意的便爆炸、火燒功德林、對人破口大罵便屬於壞脾氣,人際關係當然緊張,爭吵不休!

自古以來,對於人如何控制自身的情緒都是一門大學問:《中庸》開宗明義便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說明人天生有他的性格和天性,但不能率性而為,需要教導人合適的表達和行為。接着解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意思是人是感情的動物,在情感未波動時,人心本是平靜的「中」是不偏不倚的;但當情感波動時,要使情感的渲發有所節制。即正向心理學所提出的”Temperance”。

所謂節制,有內外兩方面,內者要在「喜怒哀樂之未發」的時候做到「守中」,內心有定力,遇至情緒發動時,仍能節制,避免過激過烈;外者是,情緒的抒發和表現,要合乎禮,即「發乎情,止乎禮」。中國人都希望保持自己的情緒平穩;但若情緒真的起伏了,都希望不要過於激烈,大上大落,要恰到好處。即如我們安慰朋友喪親説「節哀順變」。人生於世,難免會遇到各種悲歡離合或無常的遭遇;若開心過度,便易樂極生悲;若終日鬱鬱寡歡,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兩者都是不好的情緒管理。

端正紀律自己  遵守社會戒律

正向心理學把”Temperance”這個美德仔細分析,其中包括四個品格優勢: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寛恕 (Forgiveness)、謹慎(Prudence)和謙虛(Humility)。我認為四者當中,自我控制為最基本,也最為重要。因為最少一個人自己也願意端正自己、紀律自己,願意遵守一些原則和規範。包括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公司有章則守則,在社會有法律,宗教有戒律。

古今中外,各種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教育家都為培養適當行為習慣都有戒律的提醒,讓各人知道界限,哪些是不當或不良的行為,是不可以做的或觸犯的如《聖經》的十誡,佛教的戒律和中國傳統的家訓,如《顏氏家訓》等。

今年四旬期,教宗方濟各建議天主教教徒要嘗試齋戒:

戒除傷害人的話,多說好話
戒除悲傷,心存感恩
戒除憤怒,要有耐心
戒除悲觀,充滿希望
戒除憂慮,信靠天主
戒除投訴,默想簡樸生活
戒除壓力,多作祈禱
戒除怨恨,常懷喜樂
戒除自私,富於憐憫
戒除嫌隙,與人修和
戒除多言,細心傾聽

以上11項教宗的建議是擇錄自教區婚姻及家庭牧民委員會的。我覺得無論是不是四旬期,信徒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常守的「戒律」。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其實中國傳統的《三字經》,早在宋朝已流傳下來,是三部訓蒙書「三、百、千」之一,深入民心,直到現代已逾千年,仍歷久不衰。《三字經》最為人所熟悉的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一開首便點出人生來已有向善的性情,但還是要有適當的教育和栽培,包括家教、師教和境教:「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為專。」孩子自小就要專心地學習,不可茍且懶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三字經》的最後一句是「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也點出「戒」的重要。「吃喝玩樂、好逸惡勞」乃人之常情,或稱人類的劣根,但如果人能控制自己,可避免各種沉溺(Addiction)如網上沉溺、性沉溺、賭博和酗酒等。

無論是中國文化、基督宗教乃至現代正向心理學都經常提醒人做事不能為所欲為,自私自利,自我約束,節制過激的情緒和行為,是21世紀人類的重要課題呢!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