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微拿過兩岸三地的文學獎,她在上海出生成長,以「陸生」身份留學台灣讀博士,並創作、出書、寫專欄、做採訪。她說,她的許多文學養分,來自於兩岸互通,而文學,是這種互通的鵲橋。
撰文:仇悅
說到張怡微,很多人腦海裏會立刻出現她曾得過的一連串寫作獎項。從新概念作文大賽開始,到台灣的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身為85後還如此年輕的張怡微,已經在兩岸三地拿到多項大獎。
早幾年張怡微便已經是上海作家協會簽約作家,現在就讀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一邊完成學業一邊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不斷出版新書、寫專欄、做採訪,甚至擔任文學比賽的評審。去年接連出版3本作品《我自己的陌生人》、《因為夢見你離開》和《試驗》,而新的短篇小說集《哀眠》也於最近問世。
而在張怡微心裏,她珍視自己得到的一些幸運和肯定,但不希望自己一直揹負著這麼多光環從而變成一個得獎專業戶,她更願意自己是一個努力寫小說的女孩。「這些年來,每當我回顧這個過程,都覺得自己幸運。積跬步,一板一眼,雖不至於涉足千里,倒也累積著一點一滴的進步。但我自己心裏知道,關於寫小說這件事,我才剛剛入門。」
在張怡微的寫作生涯之中,上海與台北是兩個地標性的階段。從高二開始寫小說,第一篇給了新概念作文大賽,第二篇發表於《萌芽》雜誌。那之後的張怡微,以小說或散文形式,寫校園、寫童年往事、寫青春苦悶。18歲出版了第一本書。大三時,因為《上海文學》雜誌的中篇小說比賽,開始漸漸告別青春題材,在傳統文學雜誌上發表作品。也是在《上海文學》編輯的推薦下,加入上海作協,正式成為了一名青年作家。
同時,經由學校選拔,張怡微到了台灣逢甲大學交換,是年拿了第33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開啟了後3年在台灣邊求學邊參加文學獎的日常生活。2012年,對岸首次開放大陸學生求學,當了兩次交換生,張怡微已經輕車熟路,又恰好開放陸生招生便來到了台灣。
「台灣的中國文學系都研究經史子集,於是開始看一點古代小說,全無準備,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麼,用周嘉寧小說的名字來概括,就是『我是怎麼一步步毀了我的生活的』。」
在台灣的讀書時間給張怡微的文學創作打開了一片完全不同的世界,當她意識到台灣博士的學制比她想像的長得多,而她準備的錢並不夠時,她的心裏「靜蕩蕩的」。那個月開始,張怡微每天5點3刻起床,跑步、洗澡,吃早餐,7點半就是開始為大大小小的刊物寫作柔情蜜意的寶島推介、新書推薦、電影導覽。下午寫作業,當時一門課每週都要做5篇40頁以上論文的摘要。晚上還依著文學獎的日程寫比賽。直至學期中的一個深夜,她終於收到一封郵件,說她獲得了一份獎學金。
在這樣的環境下,在有著繁榮的文學營與文學獎文化,對熱愛寫作的年輕人來說是樂土的台灣,張怡微吸收養分,著力思考創作技巧之外、兩岸對於中文寫作在語言及結構上的差異。張怡微說,她要感謝台灣,她的許多養分,來自於兩岸互通,而文學,是這種互通的鵲橋。在情感上,她更從未離開過「生我養我」的上海,她一想到就會潸然的工人新村。
生活的銳度,生命的悲欣,統統借助故事內化為她心靈生活的一部分。
「我很沉迷於此,從未覺得辛苦,最多為自己的無能而感到憤怒。」
張怡微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作家,但更希望自己是一個熱切而真誠的人,記錄自己所走過的時代,記錄自己腳下的土地,和那些身邊活得那麼疲累也不過是活成普通人的朋友、鄰居、長輩、陌生人。
(張怡微是7月《亞洲週刊》與香港書展合辦「名作家講座系列」特邀講者)
張怡微小檔案
1987年生,復旦大學哲學學士、文學碩士。現為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曾s獲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評審獎、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大獎等。著有長篇小說《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夢醒》;中短篇集《試驗》、《因為夢見你離開》等;散文集《都是遺風在醉人》、《我自己的陌生人》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