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藝術,你會先想起一個什麼畫面?這個畫面會不會是你正在跟朋友談論到香港藝術館看波提切利的畫展,然後繼續探討畫家的生平,進一步引發朋友參觀畫展的動機?
從前我們談及藝術,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切實際的事情。隨着社會的發展,香港人對藝術的接受程度似乎開始轉變,這實在有賴於一班幕後出力的人,不斷提高香港大眾對於文化及藝術的追求及品味,這班幕後策劃人,正是文化機構中的工作人員,他們可能是大學圖書館的人員,或者是博物館中的一些專業人士,他們的工作對香港文化和藝術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想而知,這些幕後精英不斷改變我們對香港文化藝術的看法,從而把文化藝術推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文化推手的工作
我們逛博物館,不難發現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展覽,出現在香港的博物館中。《文化新語:兩岸四地圖書館、檔案館及博物館傑出工作者訪談》(下稱《文化新語》)一書正是透過訪談,去剖析這班工作人員的工作。他們如何配合不同持份者的需求,在展覽背後扮演多種角色?他們一次又一次,人性化地發揮藝術的精神,使這些博物館的展覽,得以隆重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正如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盧秀麗和香港藝術館館長譚美兒坦言,他們視每一次策展,不單是一項工程,更會探究展品背後的故事,務求在展覽中帶給參觀者全新的角度,讓參觀者在看展覽時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李小龍的特展,或者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的成立。當中工作人扮演的角色多不勝數,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作研究,期望觀眾認識不單是李小龍在銀幕上的一面,還有更立體展出關於他的哲學精神等不為外人認識的一面。同樣地,金庸館亦以大量展品,展出查良鏞先生的不同面貌。這些籌劃工作,若然做得不足,出來的效果相信必定不理想,更不用說吸引普羅大眾去觀賞了!事實證明,由展出至今,入場人數不斷上升,這足以證明工作人員的工作沒有白費。
文化方向的發展
正如香港藝術館總館長在書中分析了整個藝術界的不同去向,由從前缺乏觀賞者,到吸引大眾注意,到今天博物館成為旅遊景點。這些都是文化界一起成長的故事。館長提及香港是一個文化都會、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所以很難有一定的界線去「畫出」香港的文化規模,但也因為這點,可以令藝術工作者進行純粹的藝術創作,不必受市場主導。有了軟件,也需要硬件配套。館長坦白說:「香港藝術史的研究,實在是停留在一個起步階段,連最基本的資料庫都沒有。如果連一個資料庫都沒有,怎樣去談解說?之後的分析、結論也是空談。」因此,有必要把資料放在一起,讓更多人容易搜尋得到,而不用浪費時間整理。她希望這樣能鼓勵更多人去研究香港藝術。軟件加上硬件,相信能夠打造讓人期待的文化項目。
這對於關注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人士來說,無疑是喜訊。有了創作者,便需要有人承傳及推廣。文化推手的工作便不再刻板,而是要讓更多人認識藝術家的作品,更能回應大衆的期望。以往的參考標準都只是認識傳統的中國文化,以及西方表現藝術形態;現在則是要依靠幕後更多的工作,規劃出香港特有的藝術風貌,把香港不同的藝術領域推向國際,讓更多人認識和欣賞。
同樣是文化機構,圖書館又扮演什麼角色呢?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就作出了優秀的示範:作為東南亞中文藏書的表表者,馮平山圖書館經歷過不少的歷史時刻,記錄館藏的多樣化發展,以及重整舊有書籍,套上新的書目篇類,這些都依靠工作人員努力不懈地工作完成。這些工作不僅要靠專業及行政策劃來完成,正如館長尹耀全博士所言,當中若缺乏一點熱誠,恐怕這些工作便會讓人覺得很累,但若有了使命感,希望讓更多讀者了解中國文化,便會變得更有意義。使命感促使館長不遺餘力地接觸中國文化,有一個特別的Hong Kong Collection,就是他在繁忙之中透過大眾傳媒去講解一些關於這個香港文獻的資料庫。他的積極回應,就是要推廣香港現有一些寶貴的,而市民往往有所忽略的文化資源。至於能否透過傳媒引起讀者對研究和閱讀的興趣,則有待時間證明。
文化的存活
《文化新語》一書,就是一群文化幕後精英的訪談,從他們的訪談中,認識他們如何在兩岸四地的文化及藝術領域作出的不同貢獻。
香港書展因為疫情一再推遲,儘管令人遺憾,但在網絡世界裏,我們還是可以利用不同的媒界體驗文化節目。這是間接推動文化交流,還是文化藝術發展的另類契機呢?
看罷《文化新語》,筆者更加敬佩一眾文化推手,他們維護了兩岸四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同時要感謝這本書的統籌、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盧敬之博士,他主導的訪談,再次肯定了各人的工作和貢獻。期望日後香港的文化藝術繼續發光發熱,照亮每個人的文化素養。
書籍介紹
書名:《文化新語:兩岸四地圖書館、檔案館及博物館傑出工作者訪談》
作者:蔣天驥、盧敬之、卓文傑
出版社:超媒體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