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龔琦婧
小時候在飯桌上,和大人討論的是「宇宙到底是有邊還是無邊」。查建英如此回憶她的童年。父親是哲學教授,出身書香門第的查建英童年便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她尤其偏愛古典:「《三國》、《水滸》、《東周列國》、《紅樓夢》……家裏只要是書架上的書,我都可以看。」然而,查建英六歲時便爆發文革,父母被打成「臭知識分子」和「反革命」,家中被抄得底朝天,當時的學校也課業荒蕪,根本不可能好好讀書,因此她一直懊惱於童年沒有打好讀書的底。但是她從不放過任何機會,到處搜尋家中殘存的隻言片語。
文革後第一批留學生
查建英也曾憎恨文革,然而她卻未曾憎恨中國:「從理性上,有一段時間我對文革式的思維非常反感,所謂的大字報、口號式語言,以及非黑即白、敵我分明的思維方式。但是反感可能也變成了一種情結在糾纏你。」
查建英是幸運的,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她剛好17歲,複習一年後考上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隨後又前往美國進修,先後修讀英語碩士和比較文學碩士學位,成為了中國文革後第一批留學生。在美國生活時期,她學會了從另一種視角審視自己的祖國,「我離開中國之後,才逐漸懂得中國。」查說。 1989年她還以《紐約時報》記者身份深入採訪報道六四運動。
查建英心中一直存放着一個斷不了的中國結,她的作品大多以中國為主題:紀錄中國的一個時代、刻劃時代中的人物、反思中國的變遷,她用客觀冷峻的態度,將中國娓娓道來,毫無掩飾的向西方展示其最真實的一面。她最擅長刻劃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從而勾勒出時代的大畫幅。
把「80年代」帶到20世紀
出版於2006年的《八十年代訪談錄》則是代表作。本書圍繞「80年代」的情境,查建英與那個年代各領域的風雲人物進行對話:有詩人北島;作家阿城、劉索拉、李陀;藝術家陳丹青、栗憲庭;學者陳平原、甘陽;音樂人崔健;電影人林旭東、田壯壯等,涉及各個領域。書中呈現出的人物思想,以及他們個人隨時間產生的變化,更是承載了一個時代的相貌和歷史變遷。查建英試圖將80年代的熱點帶入20世紀的氛圍討論,回憶並反省過去那個時代的同時,亦是對現在的評論分析,更是在眺望臆想未來。這本書在今天讀來,亦不乏共鳴。
從查建英的文字中,看不出是想教育誰、灌輸什麼思想,她只是單純的紀錄,單純的告訴更多人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她同意這是一種類似於電影中「長鏡頭」的表現方式。
在有意無意間,查建英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她經歷過中國最動盪的年代;她作為犀利敏銳的記者挖掘事實,也作為敏感細膩的文人敘寫故事; 她的文字帶有理智剛硬的男子風範,亦不乏女作家特有的陰柔氣質;她是獨立的個體,客觀的審視時代的變化,被歷史洪流沖刷卻不動搖腳步;她不信非黑即白的邪說,不放棄在灰色地帶中找尋自我位置。
堅持讓女兒回中國讀書
不容置疑,查建英一直心繫中國。如今她往返北京紐約二地,卻堅持讓出生於美國的女兒回中國讀書,學習中文,「畢竟她流着中國血統」,她說。查建英的中國結從何而來?也許她愛中國的文化,也許她愛每個時代中浴血掙扎的中國人,也許她愛這些人的理想、愛這些人的堅持和固執,也或許,只因為她流着中國血統。
(查建英是7月《亞洲週刊》與香港書展合辦「名作家講座系列」特邀講者)
查建英小檔案
1959年出生於北京,曾用筆名扎西多、小楂。曾就讀北京大學、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近年任職於紐約The New School印度中國研究所。曾獲美國古根海姆寫作基金。英文著作有 Tide Players(中文版《弄潮兒》)、 China Popn,中文著作有《八十年代訪談錄》、《說東道西》,小說集《叢林下的冰河》、《到美國去,到美國去》等。著名作品還有《國家公敵》、《國家公僕》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