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回歸,國家為香港特區政府定出政策大方向,制訂《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歷史回望,這是脫離150多年英殖具歧視且對華人不平等的管治、重歸中國人當家作主新時代的開始。以董建華先生為首的香港特區政府,主觀上,各部門都期望有一番作為,毋負新時代。
香港教育於教育行政上、學制上、課程上遂展開很大幅度的改革,問題是,改革的種種,特別是新高中學制三三四的課程變動,增設其中的一科核心必考通識教育科,卻是完全未有將一國的認知、情感與義理的教育放在眼內,只是抽取兩制的便利,硬要通識科金裝上陣,其他選修科都被擠壓下馬。
過往學生掌握嚴重不足
該科2009年正式進入中四課室裏,捲入新高中文憑試的考試圈內,至今十年有多,實踐證明,問題多多,其中最辜負時代的,就是該科課程設計的帶動,教與學對一國認識是藐藐虛浮,對引導學生的民族、身份與國家認同產生極不利的影響。通識科的教育,只會大肆鋪張課程目標設定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獨立分析的能力,迴圈培育洗禮,但實學實情卻掌握嚴重不足,只重皮相,真正通識欠奉,使得學生只會奪取一點「事實」,就進行全面的、反反覆覆的左批右判,將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所有措施只懂用一個「壞」字來批判,除此之外,其餘就什麼都沒有!
相反,殖民地的英國政府及其多眼同盟,以及西方的價值都以「好」字代表,其餘也是什麼都沒有。通識科理念的考題,究竟讓考生發揮批判特區及中央政府施政的有多少?而針對西方政府的毫無情義的作為又有多少?大家都清楚!
最近,教育局公布,對推行已十年的通識科進行改動,其中的四個重點就是:一、課程內容要減半;二、要與其他學科一樣,教科書需要送審;三、將通識科的五級考試評分,改為只有合格與不合格兩級;四、通識科科目名稱要改變,免再起爭議,沒完沒了。歷史看見,已有十年學校教育現場檢驗,教育政策設定與課程設定,有錯就需更正,愈拖愈不負責任。筆者認為是次教育局對通識科改動的措施,是敢於面對問題,對準問題所在,大改動是大有利於學生的學,以及教學專業教師的教。事實上,通識科在香港實踐超過十年,課程內容繁雜,教學目標東倒西歪,對香港、國家以及世界生命共同體的認識是路路不通。
通識科的考試成績高低,與考生真正的通識掌握的體積與真實水準,並無多大相關。事實上,通識科硬要作高風險考試評級,是苦了教師害了學生。近年來,學界已經不斷反應,大學取錄新生,通識科的成績已愈來愈不受重視,外國的一些名牌大學,亦深知香港通識科的問題所在,已將該科成績的考量,輕輕放下。
現今為反而反,自封專業的教師工會代表,說大改動的通識科,將難獲國際承認,似是而非,行蹤已暴露十年的通識科,已成為本港及國際名牌大學愈來愈不受重視的一科,再說,若硬要將通識科繼續披金裝上陣,能挽回劣勢嗎?
倒是經改動的「通識科」,能讓師生有空間、有時間做出教學互動,能夠對兩制磐石的一國加深認識與了解,更為重要,國法(包括《基本法》、《國安法》)、國情、國學的基本掌握,完全是香港學校教育應有之義。畢竟,中國是當今世界的第二大經濟實體,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十分重要的和平與建設力量,怎能在學校教育上眼不看、耳不聞、腦筋不動、不思考又不學習?更重要而無可取代的,這是我們的祖國。從情、理、法、義的教育角度看,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會真心真意為香港的未來發展設想!血濃於水,同宗同族同源,毫不計較地給予支持!唯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過去十年,連筆者所屬的民間教育團體,對通識科愈行愈亂的狀態深表憂慮,亦屢有建言,但自詡教育專業,卻事事反對的教師工會,總認為教育事務都是愈亂愈好,儘管一而再、再而三任教通識科的教師公開散播仇恨與暴力都未見一言半語的譴責,依例說出現當今通識科的教育並無問題,問題只在於政府!
教育局必須盡快改動通識科
但從教育專業看,事實勝於狡辯,翻開獨立必修必考通識科於十年前設定的課程設計原則,確是謬誤重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若然不察,將會走入通識科的陷阱而不自知,後果嚴重,今天回望,確實「不通」,筆者摘取其中幾點課程設計「原則」,以及其餘:
其一、「建基於學生在基礎教育應有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學習經歷,為學生在通識教育科的學習提供了必須的智識基礎和能力。」通識必修科的設計者,先有一個假設,就是學生在基礎教育培育之下,每一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並已有自己的價值觀與學習經歷,從而面對通識科的教學目標要求,如批判思考?這是教育現場的實際境況嗎?這個假設顯然大有問題,教學前線工作者都深深體會,初中三年的各學科基礎學習,怎能提供在八個學習領域及五種基本的學習經歷,從而為通識科做好產前的服務?
其二、「透過研習不同的情境議題,令學生有機會綜合及應用過往的學習所得,並能繼續擴闊及深化知識基礎。課程的設計讓學生超越與事實和現象的理解,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反思。」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而言,基礎知識還未能掌握清楚,怎能透過情境議題,就可綜合乃至應用過往學習所得,特別是過往的學習根本是脆弱複雜;更奇怪的是,指出通識科的課程設計可超越事實和現象的理解,又說可讓師生深入探究和反思。
通識科學藝走出學校,終有用武之地,於是超越現實的「違法達義」來了,違法何來達義?又謂「生於亂世,有一種責任」,在明明是世界最安全、最穩定的城市,也完全可「超越與現象的理解」弄個亂世出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彼此互動,又有什麼不可以!經過近10年的通識科實踐證明,通識科能夠按原設計者所訂,發揮到如此神奇的作用?恐怕答案是沿着相反方向走去。步履都不穩就跨欄,後果可知。
其三、「靈活的課程組織及學習過程,適合具有不同特徵的學校和不同需要的學生」及其四「通識科課程在三年高中課程中的定位,是其他核心科目、選修科目、應用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的重要聯繫」,從近10年的摸索看,究竟通識科課程大架構的三大範疇、六大單元,再加獨立專題探究的必修核心課程,對一位高一的學生而言,是一望無際,念天地悠悠,百般無助?抑或是歡天喜地,認通識科是靈活的課程,能各取所需,愉快學習,學習又愉快?答案顯然又是否定的。
擱筆之際,奇形怪狀的實體及網上「通識教材」子彈仍然亂飛,筆者認為教育局公布對通識科的四大改動,實在必須盡快並限時推動,否則,香港教育素質再受到進一步的侵蝕!
原刊於零傳媒,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