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斯、長於斯,馬教授心繫香港,總是念茲在茲。過去半個世紀,他從銀行家、商界領袖,到近20年前加入政府,成為執掌公共財政、財經事務、商務及經濟發展的主要官員,親歷香港的高低起伏,感觸彌深。
馬教授出生於50年代,幼時家貧,甚至要為學費奔波。中四前,他的學業成績差強人意,直到遇上一名歷史科教師,才發奮向上,終於在70年代考入香港大學。他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努力付出,必然有所回報。
可是,馬教授明白,今天的年輕人未必認同這個理念。他指出,箇中原因眾多,例如:畢業生往往要面對求職、償還學貸及應付住宿開支等壓力;而在追求事業及人生目標時,他們亦會遇到種種難題和挑戰。持續的社會事件及肆虐全球的疫情,更為他們帶來雙重衝擊。
堅毅和百折不撓
馬教授說:「年輕人這種挫敗感,對現況及其背後因由的質疑,大家當然理解。他們亦難免會對未來感到躊躇和困惑。」
馬教授接着說:「不過,他們不應就此放棄,失去希望。年輕人充滿活力,創意無限。我深信,只要他們樂觀積極、堅毅不屈、百折不撓,總會找到出路,更要對自己有信心,並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馬教授回憶24歲時,曾上了重要一課。當年,他加入投資銀行不久,便獲派駐紐約,第一次踏出香港這個「舒適圈」。出發前,他萬分雀躍;到埗後,卻遇上要求嚴格的韓裔上司。在陌生城市打拚生活,舉目無親,倍感孤單,可謂度日如年。不過,他並沒有放棄。 整整一年,他每天工作,埋頭苦幹,放棄休假;其堅持不懈,最終得到上司認同而獲晉升。
馬教授先後在紐約、多倫多及倫敦工作。他認為,年輕人擁有國際視野,至為重要。他指出:「世界變得愈來愈小,機會處處,並不局限於香港;即使在陌生的地方,也會有新機遇。」
機會不局限於香港
然而,移居海外,誠非易事。他提醒年輕人必須深思熟慮以下三點,包括:家人的意見及支持、當地的工作情況,以及個人的適應能力。他說:「時刻做好準備,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環境。尊重不同的語言文化及其多元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把握種種機遇。」
馬教授勸勉年輕人無論身處何方,在投身職場前,都要充分裝備自己。他寄語:「首先要努力拚搏,再要有創意和應變能力,更要對工作有熱誠,並多才多藝。」
他總結:「最重要的是珍惜當下所有,時常感恩。」
啟迪後進
馬教授時常返回母校主持講座,與後輩分享人生經驗。
2017年,他協助兩名教大畢業生負笈英國牛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讀碩士課程。
推廣品格教育
卸任教大校董會主席後,馬教授將與長女劉馬露明教授攜手合作,出任「品格教育協會」聯席主席。
劉馬露明教授現為校長,與父親一樣,在成長時遇上一位改變她人生的良師。她說:「爸爸非常支持我選擇成為教師。儘管教師的收入不及醫生和律師,但對下一代影響深遠,可謂任重道遠。」
與教大結下不解緣
馬教授與教大的緣份始於2008年。當時,他應邀參與前教院於翌年舉行的15周年校慶活動,粉墨登場拍攝電視廣告,宣揚教育的重要性,並對教師所作出的重大貢獻致敬。
2014年10月,他應邀擔任前教院20周年校慶講座系列嘉賓,就「中國經濟崛起下香港的角色定位」論題,與師生分享觀點。
到了25周年校慶,馬教授已肩承教大校董會主席之職,達一年之久。
原刊於教大刊物《超越教育》,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