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道賢教授擔任演藝學院校長八年,將於本月底退休,開展人生另一階段,享受家庭樂之餘,亦將專注音樂。在高等教育界擁有豐富經驗的他,從事大學教育工作逾30年,曾在坎培拉的澳洲國立大學音樂學院任教授及院長,以及在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先後出任創意藝術主任和法律、商學及藝術學院院長。回想當初來港的決定,他說他被這個城市的多元文化深深吸引,促使他下定決心。「香港與我老家達爾文市很相似,不單止是天氣,還有散發自社區的朝氣與能量。」
在華道賢教授眼中,香港和澳洲在創作領域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不論身在何地,表演藝術家對於各自的藝術都充滿熱情。香港社區有很多專業或業餘的創意及表演藝術活動,都令他印象深刻。香港政府對本地和國際藝術界提供廣泛支持,造就了這城市的活力,社會大眾對藝術和文化的價值亦有相當的認識和欣賞,實屬難得。「對藝術家而言,香港是一個充滿創意和藝術的綠洲。高等教育達高水平,獲投放的資源亦相當豐富,我們演藝學院的畢業生大部分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我初到埗時已感受到這裡的表演藝術界朝氣蓬勃。」華道賢教授難掩興奮地說。「雖然在2019冠狀病毒病的影響下,很多現場表演和製作難免受影響,在這個艱難時期我相信大家都十分掛念這些舞台演出,但我肯定一切將會以全新姿態重現;那是藝術家的使命!」
戲曲學院的誕生
華道賢教授認為,香港的藝術文化發展一直受西方影響,但建構本地文化身份的其中一個要素,是此城市獨特的中國和廣東背景。為保留本地傳統文化,演藝學院於2013年成立戲曲學院,開設全球首個四年全日制的戲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其後學院在社區和不同持分者的鼎力支持下不斷發展。戲曲學院的成立對華道賢教授而言,亦彰顯了演藝學院在培育和承傳這項中國藝術的關鍵角色。深入了解和擁護本土文化,是建立社會身份認同和歸屬感的基礎。他提到中國戲曲說的故事都是普世題材,即使非華語人士亦可找到共鳴。「大部分歌劇故事都是圍繞相似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愛情、戰爭和死亡,都是關乎人性的故事,只是透過不同的文化詞彙呈現出來,無論你是泰國人、印尼人、西方人還是中國人都不難代入。這藝術領域實在令人着迷,我在香港有幸經常觀賞粵劇表演,十分享受。」
科技融合教學
受到澳洲國立大學應用遙距通訊科技的教學模式所啟發,華道賢教授意識到此類科技運用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故此在演藝學院推動多項科技相關的項目,包括成立演藝教學創新中心(現名為教育資訊科技),透過現場直播讓學生參與大師班,並以更多創新的模式教授表演藝術。他亦一直致力把新技術引入學院的創意空間,其中一個例子是計劃於戲曲學院推行「空間導向評估」,學生於不久將來可利用虛擬實境技術,觀賞戲曲表演的錄影片段,透過近距離觀察學習。
學院早已開始發展網上直播課堂,不單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體驗,亦在今年疫情突然來襲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令學院得以迅速應變。面對來勢洶洶的2019冠狀病毒病,華道賢教授在困境中積極應對,與教職員和校內六所學院緊密合作,推行網上教學,同時藉此審視現有課程,探討在校內六所學院進一步開拓新教學模式的可能。他一邊思考,一邊緩緩道來:「我不認為網上教學是我們將來唯一要做的事,但我們可探討混合模式的可能性,發掘一種比每周一次傳統面授課堂更好的模式,與學生互動。」
開啟年輕視野
除了疫情,華道賢教授亦曾帶領演藝學院面對不少挑戰。回顧過去,他鼓勵年輕人通過合作、溝通和磋商,帶出正面的改變。「我一直深信,我們在人生路上能發揮的最佳作用,是運用自己的專長和才華來改進世界和社會。藝術家的獨特創意、與別不同的見解和世界觀,即使在最具挑戰的處境下都能找到解決方案。沿這方向走的話,年輕人其實是擁有強大的力量帶來影響和改變。」
華道賢教授堅信,年輕人擁有無限潛能,可為香港的未來帶來正面影響。他們掌握兩文三語,在世界舞台上佔有優勢,尤其在與內地合作方面,他們都有潛質發展和建立正面及富有建設性的關係。「現今兩種最有用的商務語言,無疑是英語和普通話。香港的年輕人輕易掌握這兩種語言,只是很多時他們並未意識到這些是有助他們發展事業的優勢。」
演藝學院一直是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教育與藝術發展聯盟的倡導者。聯盟的目的是聯繫鄰近地區富才華的年輕人。學院正在制訂「全球發展計劃」,華道賢教授建議年輕人建立並保持開放的世界觀,不僅接觸歐洲文化,亦應加深了解鄰近地區的豐富文化。「我們在演藝學院已開展了名為『全球合作夥伴指南』的項目,計劃之一是與其他主要高等教育機構和表演藝術業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試試把計劃涵蓋的範圍想成一系列的同心環,中間的軸心是香港,向外擴展首先是大灣區及附近地區,然後是香港鄰近的亞洲地區,再延伸至澳洲、歐洲和美洲。愈遠的一環,闊度愈窄;而最闊的一環正是核心圈,當中包含了我們的鄰近地區。這些地區應是我們的主要聯繫對象,因此我們須要集中與他們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素質奠定排名
今年,演藝學院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表演藝術」類別中排名全球第七,首度躋身全球十大,並且已連續第二年在亞洲排名第一。華道賢教授將此佳績歸功於整個學院的共同努力、校董會主席周振基教授富有遠見的領導,以及校董會成員與所有學院教職員的熱情投入和貢獻。他指出,學院一向著重素質,認為是今次獲得國際肯定的關鍵因素。「任何機構發布的排名,每年都有機會升跌,但這不會影響我們工作的素質,我們致力確保學院的素質持續提升。」華道賢教授對學院充滿信心,作為香港唯一的表演藝術高等教育學府,將一如以往,把素質及社會使命置於首位。
多元共融
「共融」一詞,貼切地形容華道賢教授的領導風格。無論是高級管理人員,還是兼職員工,他都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我肯定所有員工都竭盡所能,並且對學院的工作抱有同等的愛和熱情。學院制定未來的發展和決策時,最重要的是擁護這份熱誠,並邀請員工參與。不論大家參與程度大或小,也必然會產生正面回響。」花了大量時間和心力在學院的事務上,華道賢教授不止視學院為工作場所,而是他關顧的第二個家。「我們在位的,有責任盡力守護和發展學院,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到了我們離開學院的一刻,我們都希望見證這地方的一點點進步。」
離開不是結束
說到退休大計,華道賢教授表示音樂將繼續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環。他計劃在他的專業領域——古典結他藝術——作更深入研究,並完成有關19世紀結他教學的電子書。他笑說自己在香港生活了八年,但未有時間學習中文:「很遺憾,我一直沒有時間學習中文,但我和妻子已經下定決心,待我們返回澳洲有更多時間時,會上課學習。當然,我將會回來,在現實生活中練習一下。」作為學院的榮譽教授,他離港後將會為音樂學院教授一個關於教學法的網上課程,並透過科技與世界各地的結他學生緊密聯繫。「我希望與學院,以至香港保持連繫。香港仍有太多值得我一再探索的地方,我定必重臨此地。這裏有許多珍貴的友誼和回憶,香港是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地方。」
文章原刊於香港演藝學院《演藝通訊》2020年12月號,本社獲香港演藝學院傳訊處授權轉載。
!doctype>